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0077章:肆州暗潮涌动(第2页)

  行军多日,卫铉率军回到“漯水河谷战场”,此时的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沟通南北的道路也已畅通无堵;触目所及,山道两侧尽是一座座高高土丘,里面尽是死在战场之上的士兵遗骸,也不知是坟茔之内是敌我分明,还是敌我不分。曾经关在此处的两万多名俘虏和尔朱军伤兵,也已被镇守宁武关的贺拔允移往关隘以南的宁武城。

  复又南行数日,大军走过漯水河谷南出口宁武关,终于来到位于“定忻盆地”西北角的宁武城。

  贺拔允早已接到消息,亲率文武出城迎接,给足了卫铉面子。

  卫铉一马当先,远远就能看到如同众星拱月一般贺拔允,眼见众人疾步走来,他连忙勒住手中马缰,令旗号兵吹响全军止步下马的号令,本人不待马匹停得稳当,便翻身下马,小跑上前。

  贺拔允看得分明,心中受用,暗自赞许:从这细处即可看出卫铉仍旧对自己尊敬有礼、恭敬有礼;倘若像个得志小人那般居功自傲,自己便看白了他,再也不愿深交。

  他们贺拔氏,更不要那等肤浅朋友。

  双方走近,不约而同的遥行一礼,异口同声的说道:“恭贺卫将军凯旋归来。”

  “末将拜见贺拔将军。”

  愣了一下,两人不禁大笑出声。

  卫铉又用弟子礼拜一拜,夺步上前道:“有劳贺拔将军久候,罪过、罪过。”

  贺拔允不受此礼,避到一旁说道:“卫将军客气了,我等同辈论交,当不得此礼。”

  “如何当不得?”卫铉正色道:“若非将军与二将军全力搜寻典籍史料、全力协助。末将也写不出那策论、也写不出那规章制度;此恩此情,末将铭记在心、刻不敢忘。”

  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书籍太少太贵,属于是货真价实的奢侈品,并不是说你想读就能读得了。

  同样道理,卫铉要是没有贺拔氏兄弟提供的大量史书、政治书籍、政论文章、历朝条文律令……他根本就编不出符合当下,且让尔朱荣赞不绝口“官制”。

  正是因此,所以他对贺拔氏兄弟由衷感激。

  贺拔允今年正好进入不惑之龄,比卫铉大了二十多岁,此时见到卫铉重情重义、真诚率直,一双有神目光柔和下来,仿佛是在看比较亲近的晚辈一般;而说起话来,也随意了许多:“此非说话之地,我们入城后再做交谈。我已让人在位于城南的大营备好膳食,未免大军扰民,你让副将率军绕城入营。”

  说着,又向一名英气勃勃的少年将军令道:“贺拔世文,你与亲兵带领将士们入营休息。”

  “末将遵命。”贺拔世文是贺拔允长子,也是父亲的亲兵都伯。

  “多谢将军。”卫铉道谢一声,立刻转身看向紧随而来的叱列平、念贤说道:“叱列将军、念将军,你二人率军入营休息,安顿好大军,前来城中官署。”

  “喏。”二将应了一声,带着大军随着贺拔世文绕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