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抛上天的砖头,总算是落在了它改落的光头上(第3页)

 

 “何事?”
 

 “回禀祖师叔,是山下生了变故,应是前来找这井中之人,住持正带着人上山,监寺师伯命我先行一步,将此事告与三位祖师叔知晓”
 

 说到此处,他忽地有些犹豫,显然是有话还未说完,却又不知该不该说。
 

 “莫要吞吞吐吐,有什么话一并说了。”白面僧道。
 

 “是。”圆法应下,旋即尽量委婉一些,道:“来人来时,正好见到寺中僧人在山门前张贴对联,就是祖师叔命人带下山的那一副,被那两人勘破了玄机。”
 

 黑面僧不解:“只是一副对联,有何玄机?”
 

 “这”青年和尚又犹豫了,可想到祖师叔的属意,便咬着牙道:“来人说,日落香残,香字去日为禾,扫去凡心一点,凡字去点为几。炉寒火尽,炉字去火为户,须把意马拴牢,为户字再添偏马。”
 

 “两句相合应是应是”
 

 两个字就在口中,可看着两位祖师叔,脸色黑的更黑,白的更白,显然是心中有火,这话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
 

 却就在这时,井上封死的石板被冲上云霄,一阵爽朗地大笑声从井底传出,青年朗盛喊道:“秃驴啊!这有什么说不出口的!”
 

 “可笑你们几个自幼出家的草包,连这点门道都看不出来,还贴在山门前面,平白被人看了笑话。”
 

 黄面僧终是睁眼,却不见怒色,只是看向了两位师弟。
 

 果不其然,黑白二僧的脸色之差,已经将心中的火气展露无遗。
 

 黄面僧微微一叹。
 

 却不知是为两位师弟的修为不到家叹息,还是叹息监寺为报私仇,连激将法都用了出来,仿佛生怕他们三个不跟人家拼命似的。
 

 “话既已带到,便回去吧。”黄面僧开口赶人,却是存了好心。
 

 别看来人与方证能够和睦相处,可对方毕竟是要带走这井中青年,无论是出于少林的颜面,还是要给朝廷一个交待,待会儿都免不得做过一场。
 

 这青年和尚也是寺中年轻一代较为出色的一个,可别再被战斗的余波波及了。
 

 “和尚,就没想着要点什么?刚才上山的时候应该见到那小秃驴了吧,金刚指力你不羡慕?”
 

 井中传来声音,却是井中人撺掇这青年和尚跟黄面僧讨一门绝学。
 

 然而青年和尚毕竟年长那小和尚几岁,知道来者不善,祖师叔也是担心他会受到波及,才会让他先行离去。
 

 因此,并未将井中人的话放在心上,也没有反过来说上什么。
 

 这不免让黄面僧枯槁的脸上带了一丝笑意。
 

 相较起来,井中人就显得兴致缺缺,一张英俊的脸上垮了下去,肉眼可见的不爽。
 

 不过很快,他又想起了青年的话,对接下来到来的救兵,期盼起来。
 

 同时又自顾自小声念叨着:“快了,二老爷他就快到了,您别急啊,这冰棺是炼制出来的灵物,您别动念头,便是再重的伤也不会加剧,等二老爷到了,您就有救了。”
 

 于他身前,光线堪堪照不到的地方,躺有一巴掌大小的冰棺,棺中人栩栩如生,似躺了很久,又像是刚刚入眠。
 

 闻声,棺中女子皱着的眉头像是舒缓了一些。
 

 青年则叹了口气,抬头看了眼井口。
 

 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上前,调动己身真炁,将其转变为浓浓生机,朝着冰棺覆盖而去。
 

 普天之下,没有真正的永动机。
 

 即便是最精妙的法宝、灵物,随着时间推移,若没有补给也要失去灵蕴。
 

 原本维持这冰棺运转的,是大老爷专门搬运至藏棺处的一条水脉。
 

 可现如今,别说是水脉了,就连天地元气都被三个杀千刀的老僧抽取一空,他也就只有趁着小和尚送饭的时候,稍稍汲取一些。
 

 可汲取的量,也是三个老和尚,或者说也是后宫那贱人计算好的,就是维持冰棺的日常运转,都需要他倒贴一些先天炁进去。
 

 这无疑是在毁他的根基。
 

 青年将生机灌入冰棺,直至自己面色苍白,面颊稍稍凹陷下去,才是罢手,就地瘫坐,坐井观天,嘴角扯起一抹不上不下的弧度:“大老爷呵斥得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