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怀疑(第2页)

 夏木繁说:“好,现在暂且放下对蔡池的怀疑。你的父亲和蔡池到了浣城之后,他们的行程又是怎样的?”

 杨文静说:“浣城不算太大,但因为刚刚建市,工地多、工人多,对面粉的需求量很大,价格也水涨船高。我父亲常年跑销售,了解到这点之后往浣城跑过两趟,联系到了几家点心铺子、饭馆,确定了价格和数量之后,和蔡叔叔开了辆小货车从厂里运过去两吨面粉,打算在南方打开销路。”

 “嗯,然后呢?”夏木繁认真的倾听着,拿出一个小本本,不时将一些关键信息记录下出来,细节越详细越好。”

 杨文静点了点头,继续讲述她从警察嘴里了解到的事实。

 杨家维和蔡池开车来到了浣城。

 浣城隶属粤省,与省会城市羊城很近。他们在8月15号一大早六点出发,第二天下午到达,住在一家名叫八方的宾馆。

 8月16日下午五点左右,杨家维从邮局打长途电话回厂,告诉自己已经到达浣城,住进了宾馆,准备休息一晚上就联系卖家。

 8月18日下午杨家维再一次打电话回厂,说面粉已经卖完,大部分货款应该能在20号之前收到,但有一家餐馆说帐上现金不足,钱要拖到23号才能给。厂里的财务也知道收货款的不容易,便让他们安心在浣城待几天,等货款收到再回来。

 到了23号,杨家维还没有和厂里联系,这让财务人员有点着急。

 到了24号,依然没有任何消息,厂领导开始慌了。

 到了25号,厂里报了警,荟市公安局的人联系浣城公安局,的那个八方宾馆,在停车场发现了运面粉的小货车,但蔡池、杨家维却不见人影。

 八方宾馆是浣城当地一家不大不小的宾馆。老板张宏图是当地人,在80年浣城建市的时候,把三层自建房改建成宾馆。

 宾馆靠近省道,又有一个大停车场,再加上张宏图服务周到热情、做的饭菜充分考虑司机的口味,所以一直以来生意都不错,南来北往的司机很多会选择八方宾馆入住。

 夏木繁听出了端倪:“你怀疑父亲的失踪与张宏图有关?”

 作者有话要说

 推一下我的预收文《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喜欢看女主刑侦文的可以提前收藏一下~——

 文案——

 身为监狱档案管理员,姜若凌对经手的罪犯档案资料烂熟于心。

 见过太多罪犯,听过太多背后的故事,姜若凌深知人性的复杂多变。

 有的人天生坏种,罪无可恕。

 有的人一步错、步步错,最终无法回头。

 有的人一时冲动,悔之晚矣。

 还有人则是原生家庭影响导致悲剧的发生。

 ……

 一朝重生到1993年,姜若凌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金乌路派出所当社区民警。

 警务大厅在处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案件民警正批评教育两名少年:“钱大荣,你不要老是欺负梁九善……”

 这两个名字太过熟悉,姜若凌愣在当场。

 梁九善,1978年出生,1999年因谋杀罪入狱,被他杀害的人,名为钱大荣。

 这个案子当年轰动全城。

 梁九善辍学追凶六年只为手刃杀姐仇人,法庭上他只说了四个字。

 ——我,不后悔。

 现在他姐姐是否还活着?

 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杨文静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我爸对我很好,经常带着我一起玩儿。我记得有一回六一儿童节,我参加班级的舞蹈表演,老师要求穿连衣裙,可是我向带着我到百货商店买了一条连衣裙,那条连衣裙要八块钱,很贵的,回来之后我爸被我妈埋怨了半天。他就那么坐在沙发上听我妈唠叨,一声不吭,悄悄冲我眨眼睛。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的爸爸真的很爱我,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

 说到后来,杨文静的声音里多了几分哽咽。

 夏木繁抬手拍了拍杨文静的胳膊:“你好好回忆一下你父亲失踪前后发生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找到他。”

 在杨文静的讲述中,一个发生在十四年前的故事,悄然展开。

 杨家维是荟市本地人,高中毕业之后走招工流程进了市里的面粉厂,因为头脑灵活,能说会道,被提拔成业务员,经常出差购买原料、联系销售渠道。

 杨文静的母亲康萍是面粉厂的一名普通女工,勤劳俭朴,善良温柔。她生杨文静时大出血拿掉了子宫,因此家里只有杨文静一个独生女。

 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面粉厂的职工家家都是三、四个孩子,因此杨文静便显得很特殊。不过杨家维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把杨文静看得跟眼珠子一样,极尽可能地宠爱着她。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杨文静胆大、自信、开朗,一家人过得幸福和美。

 可是变故发生在杨文静十六岁那一年。

 杨文静记得很清楚,当时正是暑假,过完这个暑假她就上高二了。她成绩很好,尤其是数学,最想学的专业是金融学,信心满满将来要投身商海赚大钱。

 对于杨家维这次出差,杨文静并不开心。因为父亲本来说好了暑假陪她看两场《少林寺》电影,可是现在电影院好不容易排上片重映父亲便要离开,谁知道父亲回来的时候还会不会上映?

 1982年功夫电影《少林寺》的上映,成为荟市那个暑假最热闹的事情,家家户户拖家带口都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杨文静看了一遍还不满意,她还想再看第二遍、第三遍。

 杨文静撅着嘴生闷气,杨家维哄了她半天,说回来给女儿带南方最时髦的电子手表,并且会尽量快点回了句:“那你早点回来,我等你回来陪我看少林寺。”

 说到这里,杨文静的耳边似乎响起了电影插曲《牧羊曲》的旋律。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

 杨文静的眼神里透着无比的思念:“我爸爸是个很开通、乐观的人,我和他看完一次《少林寺》之后,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嚷嚷着要去少林寺学武,我爸没批评我,让我去学武的时候把他也捎上,还凑趣地从厨房拿来一根擀面棍乱耍了一通,姿势丑得要命,像个猴子一样,我和我妈快要笑死了。”

 听到这里,夏木繁和顾少歧对视一眼。

 《少林寺》这部电影很有名,当年以一毛钱票价创下1.6亿票房的奇迹。不过,这些并不是重点,也与案件没有什么关系,明显杨文静偏题了。

 可是,年少时的回忆如此美好,让人不忍心打断。

 好在杨文静没有在回忆中停留太久,继续往下说案件。

 杨家维在出发浣城之前,邀请同行的蔡池到家里来。康萍做了一大桌子菜,他们两个在一起推杯换盏,谈的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