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小白狐
第1647章 汉王朱高煦(第2页)
朱高煦有《拟古感兴诗》《怀仙歌赐周玄初》《洞天秋望赐周玄初》等作品。
......
朱高煦是燕王朱棣的嫡次子,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获封高阳郡王。
朱高煦少年时曾和秦王世子朱尚炳、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世子朱高炽(朱高煦长兄)、周王世子朱有炖以及四府其余年长的王子一同在南京就学。
但他生性狡黠、狠愎,和晋府王子朱济熿、周府王子朱有爋皆言行轻佻,不为祖父朱元璋所喜爱。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其孙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并着手削藩,矛头直指燕藩。
朱棣决定起兵反抗,但为了争取准备时间,和朝廷展开了一番博弈,于次年(1399年)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入京参加太祖周年祭。
当时齐泰、徐辉祖(朱棣妻弟)等大臣都建议将朱高煦兄弟扣留在南京。
但朱允炆为了麻痹朱棣,最终还是将他们遣返归国。
朱高煦临行时盗走徐辉祖心爱的宝马,还在沿途击杀驿丞,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北平(治今北京),但这也成为后来朝廷指控朱棣的一大罪状。
不久,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正式举兵。
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则在外征战,常充前锋。
建文二年(1400年),朱高煦参加了白沟河之战。
当时战况异常惨烈,朱棣连换了三匹战马,射光了三筒箭,手中的宝剑也被砍断,险被南军(即朝廷军队)大将平安、瞿能所伤。
朱高煦在危急之际率数千精锐骑兵来援,与朱棣合兵一处,大败南军,阵斩瞿能父子。
是年十二月,燕军在东昌(治今山东聊城)战败,大将张玉战死。
朱棣虽奋力冲出重围,但遭到了南军的追击,被“击杀者无数”。
朱高煦在关键时刻率部赶至,擒获敌将数人,击退了南军,这才保护着朱棣安全撤离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