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科圣墨子(第2页)

 

墨子约出生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6年)。

 

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平民出身的哲学家。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

 

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墨子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他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

 

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

 

据《淮南子·要略》之说,墨子原为儒门弟子。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对立的学派。

 

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

 

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墨子在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国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

 

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北到郑、卫,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

 

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说服鲁班而止楚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