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7章 三杨之首(第3页)

 正统九年(1444年),杨士奇因杨稷被下狱而忧虑病逝,享年八十岁。

 获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杨士奇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有明一代之首。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之“西杨”。

 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编着有《三朝圣谕集》《奏对录》《历代名臣奏议》《文渊阁书目》《东里文集》等。

 ......

 自言三恨:杨士奇自称有三大遗憾:不是进士出身,不得作县令、御史。

 ......

 “西杨”来历:宣德年间,杨士奇与杨荣、杨溥同在内阁,号称“三杨”。世人以他们的住宅位置以作区别,杨士奇称“西杨”,杨荣称“东杨”,杨溥称“南杨”。

 ......

 子当大用:泰和人刘伯川善于观人。

 杨士奇时年十四五岁,与陈孟洁前往拜访他。

 刘伯川以两人皆故人之子,于是会见了他们,大家相处融洽。

 这天雨雪停止,天空放晴,大家喝酒喝的正香的时候,刘伯川命两人赋诗言志。

 陈孟洁赋诗:“十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春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

 杨士奇赋诗:“飞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气侵人骨,贪看梅花过野桥。”

 刘伯川对陈孟洁笑着说:“十年勤苦,只博红楼一看邪!子当不失风流进士。”

 又对杨士奇笑着说:“虽寒上当耐,子当大用,尚勉之。惜予不及见也。”

 刘伯川去世后,陈孟洁考中进士,为翰林庶吉士,而杨士奇官至少师。皆如刘伯川所言。

 ......

 一语成谶:起初,曾有谶言云:“龙洲过县前,泰和出状元。”

 陈循家住于泰和东城,先后考中乡试第一、会试第二、廷试第一,考中状元。

 杨士奇当时任谕德,在南京,寄二绝句给自己这位同乡,其一云:“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

 六年后,泰和城西人曾鹤龄考中状元。

 又过了十八年,真定人曹鼐曾任泰和典史,也考中状元。

 ......

 齐雅秀巧惠:杨士奇、杨荣、杨溥立朝时,有一妓名叫齐雅秀,非常聪明。

 一日,三杨命她陪酒,众人问:“你能让三位阁老笑吗?”

 齐雅秀对答:“我一进去,便令三人大笑。”

 齐雅秀进见,三杨问为何迟到,齐雅秀对答:“看书。”三杨问:“何书?”

 齐雅秀对答:“《烈女传》。”

 三人大笑说:“母狗无礼。”齐

 雅秀回答说:“我是母狗,各位是公猴。”一时京中大传其妙。

 .......

 杏园之会:正统二年(1437年)三月初一,时值阁臣的休沐期,杨士奇与同僚杨荣、王直、杨溥、王英、钱习礼、周述、李时勉、陈循等八人以及画家谢环雅集于杨荣在京师城东的府邸——杏园。

 谢环描绘了诸人聚会之情景,创作了《杏园雅集图》卷,卷后有杨荣与众人的题记和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