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王鹦鹉弦月照晚windy
第341章 病危(二)(第3页)
刘义隆见殷景仁沉默不语,接着问道:“景仁,朕问你,若是北伐,谁能接替檀道济?”
殷景仁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檀道济凭借累累战功,威名远扬,其他人暂时难以企及,恐怕难当此重任。”
刘义隆却不以为然,微微摇头道:“不对,昔年李广在朝,匈奴不敢南下牧马。我大宋人才济济,朕看王玄谟就很不错,他对北伐之事积极建言,颇有谋略。”
殷景仁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紧,脸上却依旧强撑着平静。他轻轻咳嗽了两声,试图缓一缓气息,才说道:“陛下,王玄谟虽有一腔热血,对北伐之事也颇为热忱,可行军打仗绝非纸上谈兵那般简单。昔日元嘉七年北伐,诸多事宜考虑欠妥,致使无功而返,此中教训不可不察。如今朝廷之内,看似人才众多,实则真正能堪大用、深谙兵法韬略者,实在难寻。”他的声音微弱,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刘义隆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松开殷景仁的手,缓缓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脚步略显沉重。“景仁,朕明白你的顾虑。可如今索虏屡屡进犯,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见河南百姓受苦而坐视不管?王玄谟提出的诸多策略,朕细细思量,觉得颇有可行之处。况且,这些年朕殚精竭虑,大宋昌盛,与元嘉七年不可同日而语。”
殷景仁望着刘义隆的背影,心中满是无奈。他深知皇上心意已决,自己怕是难以劝阻,可又实在不忍见百姓再受战乱之苦。“陛下圣明,一心为民,臣深感敬佩。只是战事一起,生灵涂炭,还望陛下能慎重考虑,多听听朝中老臣的意见。老臣虽病入膏肓,无法再为陛下分忧,但也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说着,他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有些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