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闯王来了不纳粮


第231章 闯王来了不纳粮

 

会议日。

 

涂家埠会场。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李自成需要亲临监督。

 

但他肯定不能去南昌,除非带着几万骑兵过去,但这对于江西耆老会来说又是不能接受的,最终只能选择一个位于双方控制线上的地方,这样涂家埠就是最好选择了。

 

此时李自成的一万骑兵,两万步兵就列阵在团练防线对面。

 

而团练们则在一个个临时修筑的堡垒里严阵以待……

 

停战期间双方都没闲着。

 

李自成在绕开德安,向建昌不断增兵,而涂家埠防线的团练,则趁机不断修堡垒,而且被形势逼得都已经很科学了。核心是一个简易棱堡,这個在明末早就被知道,再说一个月时间也修不出高级的,就是一个大土堆,然后充当炮台而已。外围水面必不可少,在这种水网地形就是不挖,只要挖开周围防洪堤也就足够形成沼泽了,而胸墙,壕沟也都配上,总之已经有几分南北战争时候的画风了。

 

铁丝网都有呢!

 

当然,不是铁丝的,不过用途差不多。

 

团练在涂家埠堡周围埋了无数的竹制拒马,然后用竹条把这些拒马连接起来,而且警了。

 

甚至都开始埋地雷了。

 

大明也有地雷。

 

而且种类繁多,包括触发式的都有。

 

使用钢轮摩擦燧石点火,或者使用内置缓燃火种。

 

当然能不能成功看人品。

 

但的确可用,在北方战场上其实经常使用。

 

可以说这一个月里,涌入涂家埠的江西包括其他各地增援的士子们,完全把这里当成他们才艺表演的舞台,给这片防线设计了各种有用或无用甚至脑残的防御体系。比如地雷就挺脑残,这东西在九边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使用效果很好,但在鄱阳湖边的水网里往地下埋雷……

 

有点过于草率了。

 

当然,无论如何,决定命运的日子终究到了。

 

草棚搭建的会场上,作为监督人的东海王全身重甲,在一张巨大的老板椅上正襟危坐,手中还拄着他那件已经很出名的新式武器,就像一尊寺庙里的神像。两旁则是全副武装的扈从,一个个也都是全身重甲,扛着斩马刀,背着短管燧发枪,腰上还挂着短铳,颇有点手枪队的画风。

 

在卫兵保护中的李自成,带着宋献策,顾君恩,李来亨,郝摇旗四人走进会场,然后走到杨丰面前,饶有兴趣地打量着。

 

“你是想用这东西来吓唬我”

 

李自成好奇地看着杨丰手中造型夸张的六根清净杵……

 

就叫这名字。

 

虽然实际上就是个超大号的迅雷铳。

 

多管火铳而已,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只不过杨丰这个大了点,毕竟前后长度都三米了,而且造型夸张了点,尤其是上面焊的那些三棱钉,虽然实战意义其实不大,就他那不锈钢焊接水平顶多算个装饰品。

 

但看着真唬人啊!

 

而且战场上威力同样惊人。

 

当然,不是靠火力,那火力又没有持续性,再装填得几分钟,但一个三米长,一百多斤的不锈钢棒子在混战中抡起来威力本身就是恐怖的。不过这些对李自成肯定没用,毕竟人家现在连二十四磅炮都已经运到,虽然说是自己铸造,但考虑到他此前没铸造过这种级别大炮,现在居然一个月铸造出二十多门,这炮的来源就很可疑了。不排除湖广此前铸造的那批,在未来某个时候突然传出掉长江失踪的可能,毕竟赚钱嘛,不丢人。

 

这段时间李自成的军需,尤其是粮食可全靠湖广士绅撑着。

 

长沙向武昌运输的商船络绎不绝。

 

李自成可是给钱的。

 

既然粮食可以卖,那大炮当然也可以卖,反正湖广已经决定了,一旦李自成在下游打赢就投降。

 

大炮也没用了。

 

现在趁机发财最重要。

 

估计这一波湖广士绅能从李自成手中捞四五百万,就是不知道回头李自成会不会再找他们要回去,当然,带着点利息一起要回去,说不定这利息包括他们的脑袋。

 

“秦王说笑了,只是一件兵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