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非工作人员止步(第3页)
这种情况下桨手成了消耗最严重的职业。
“光这样也不够啊,如今咱们渔船越来越多,再说也不只是咱们,如今沿海都在这么干,光山东沿海加上咱们,就得四五百条大船在捞鱼,一条大船少说也得上百桨手,光这就得超过五万人。这个没有好人干的,都是抓的俘虏,买的船奴,在船上最多半年就累死了,也就是说一年就得好几万消耗掉,更何况南方也在这么干,他们也得要更多人划船。”
管事愁眉苦脸的说道。
“呃,死亡率这么高吗”
杨丰也被财富积累时代的血腥和残酷惊呆了。
“回大王,咱们还是好的,自从小姐看见一回桨手,一时受不了,把小的们训斥过之后,咱们这边已经是对他们最好的了,至少还能让他们轮班上岸,登州那边三个月就能累死,不少俘虏关进船舱到死都没再出来过。”
管事说道。
看起来他还很自豪的。
“这种事情不应该让她看到的。”
杨丰很认真的说道。
这种事情的确不应该让杨秀她们看到。
“小的们也是大意了,原本是不敢让小姐看到的,只是没想到出了点意外。”
管事说道。
“回头我让郑芝龙想想办法,倭奴又不贵,让他去买些倭奴,人家葡萄牙人能用,咱们为何不能用。”
杨丰说道。
这种残酷的产业必须维持。
桨手的确死亡率很高,实际上也没人把他们当人,就是锁在船上的,不过为了让他们有梦想,也会用一些小招,比如说表现好的,带他们到旅顺光顾一下福晋格格们的生意,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在福晋格格们那里得到快乐后,他们就可以会船舱继续卖力划船了。但无论如何,这个产业只能扩大不能缩小,渔业和各种保质期的罐头,已经是目前应对饥荒的最重要东西,甚至其作用都超过新作物,新作物也一样要受制于气候的,玉米地瓜的确抗旱,但真来个赤地千里的旱灾,一样也是要完蛋的。
但气候变化对大海基本没有影响。
哪怕陆地上赤地千里,海里的鱼也还是在那里。
罐头产业的发展,让海鱼向内陆的扩散范围越来越广,现在几乎整个山东都在吃。
冬季因为更容易保存,甚至沂蒙山区都能吃到。
这东西因为运输和成本,的确很难成为主食,但饥荒发生的粮食缺口往往也就百分之二十甚至十几,只要它能补上这个缺口,那么饥荒就不会发生,现在山东基本上已经没有大量饿死人的饥荒,就是因为沿海的捕捞和水产加工。就连山东同善会那些老家伙,也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产业的重要,当然,主要是可以赚钱,所以沿海都在搞。
他们就更没底线了,甚至都已经发现有绑架良民的恶行。
但是……
时代就是这样在进步的。
虽然我大英童工年龄都能放宽到五岁,虽然我大英的工厂主们就喜欢用八岁小孩当童工。
但他们就是迈入了新时代。
至于曾经那些八岁甚至五岁小孩的苦难……
我看不见当然就不存在了。
虽然我大明桨手上船后人均寿命不足半年,但他们真的救活了以百万计的饥民啊!
“以后不能让女眷们往渔码头跑了,那船上很多都不喜欢穿衣服,就算不是在船上的,那些粗坯夏天也不喜欢穿衣服。”
管事小心翼翼的说道。
“以后把渔码头用围墙圈起来,外面立个牌子,女眷止步,不对,应该是非工作人员止步。”
杨丰点了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