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杨丰又又又又来啦!(第2页)

他也得拉住这些盟友。

 

现在我大清今非昔比,若没有这些盟友,根本撑不住。

 

得伺候着他们。

 

唉,滚滚现在过的也很憋屈。

 

不过他的肃贪,倒是缓解了一下奴隶们的反抗。

 

毕竟他抄家杀的那些,都是原本需要奴隶供养的,虽然这些人数量不多,也就几千人,但这几千人过去可是锦衣玉食的,估计十几户奴隶都不一定能养得起一个。虽然这些人杀死后,新的奴隶主瓜分了他们的产业,但总体上这些寄生者总数大幅减少了,所以奴隶们略微得到一点缓和。

 

当然,也只是暂时而已。

 

因为多尔衮还在不断从关外引入新的铁杆庄稼,八旗索伦已经正式入关,第一批索伦兵已经到达京城。

 

虽然数量不多。

 

几百而已。

 

但索伦本来就没多少人口,尤其是经历野猪皮和黄台吉两代的杀戮后,剩下的就更少了。

 

京城。

 

“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绿旗军,八旗索伦,还有什么”

 

杨郡王站在窗口,饶有兴趣地看着外面走过的八旗索伦。

 

也就四五百人,因为夏天热的不行,一个个光着膀子,但穿着皮裤,光秃秃的脑袋上顶着小辫,还不断在擦着汗。

 

京城的繁华明显没带给他们震撼。

 

一则都快热晕了,二则这时候的京城也没什么繁华可言。

 

不但人口锐减,到处都是破败的房屋,连皇宫都一堆废墟,而且因为大量牲畜涌入,再加上城市管理体系崩溃,最终导致遍地粪便,尤其是刚刚还经历过大雨引发的山洪过境,泡烂的粪便让街道恍如巴黎。那些索伦人的战马,正在不断向外甩着混合了粪便和泥土的泥浆,两旁围观的不少惨遭波及,一个个忙不迭的躲避。

 

不过人群中还有不少依旧是大明衣冠的。

 

这些都是商人。

 

行商。

 

也不光是从大清控制区以外过来的,包括我大清的行商,也可以不用剃发易服。

 

因为不论李自成辖区,监国辖区还是杨丰地盘,都不允许剃发易服的行商入境。

 

难民可以,商人不行。

 

剃发易服的商人统统以建虏论处。

 

而我大清现在最得罪不起的就是这些行商,毕竟他们能带来各种可以说至关重要的物资,这种情况下只好特殊对待,所有行商都不用剃发易服,而现在杨丰的身份,同样也是一个山东来的行商。

 

“八旗达军。”

 

他旁边同样行商身份的手下笑着说道。

 

杨丰疑惑的看着他。

 

“过去卫所那些达军不愿意跟着绿旗军,一直吵着要单独设立八旗达军,估计多尔衮会同意的,毕竟这些达军比绿旗军更忠心,而且也有利于他拉拢别的地方那些达军,尤其是李自成那边。而且以这种方式,可以把绿旗军削弱,如今八旗损失惨重,原本依附他们的绿旗军倒是相应转强,若能再分出达军,那绿旗军也就削弱了。”

 

后者说道。

 

他属于常驻京城当间谍的。至于身份属于盐商,从长芦盐场运盐过来的。

 

丢了所有产盐区的多尔衮,现在最得罪不起的就是这些盐商,越是外面来的越受优待。

 

“他倒是很会玩。”

 

杨丰冷笑道。

 

这就是八旗满洲无法控场情况下,多尔衮的统御之术了。

 

最大限度的分,就像阿美利坚一百多个性别一样,对,就能形成对其他集团的绝对优势,然后避免有其他集团做大。同时尽可能向小的集团施恩,与其利益绑定,这样就可以获得其效忠,无论八旗达军还是八旗索伦,其根本目的都是如此,就像这些入关的索伦,他们可以不再忍受黑龙江的严寒,可以在京城和八旗满洲一样,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自然也就忘了之前黄台吉和野猪皮对他们的杀戮。

 

这些在明清战争中原本就是局外人,甚至万历三十几年时候,实际上就是索伦的野女真还在向明朝进贡的。

 

无论天启还是崇祯时候,野猪皮父子都在不断靠杀戮征服这些野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