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女帝的觉醒(第2页)

 

张家玉终究还是没再坚持,说到底他也不是很在乎这些黑奴死活,这些都是佣兵,广东耆老会给他们钱雇佣就已经买了他们的命。

 

实际上连那些葡萄牙佣兵也只是不满一下……

 

当然,他们也只能不满一下,其中一个还在试着拿起杨丰的废钢巨斧,但紧接着放弃了。

 

完全超出他能力。

 

紧接着伴随一连串枪声响起,那些黑奴倒下。

 

当然,这只是个意外而已,公主殿下紧接着继续她的授旗,不过这下子现场气氛明显不一样了,之前还很敷衍着跪下的士兵,全都跪的很干脆了,他们已经明白眼前这不是看起来柔弱的少女,而是真正能决定他们生死的君主,他们必须像真正面对君主一样面对她。

 

张家玉为首的广东团练,相继接过了监国递上的龙旗。

 

他们也被分成三营。

 

广州营,潮州营,廉州营。

 

名字也是杨丰随便起的,原本他们还很不满,潮州营就算了,毕竟广东无非广府和潮汕,可廉州营算什么鬼

 

广东十府廉州府得排倒数前三。

 

再说这些团练甚至就连潮州的都没有,潮州的确出钱了,但雇佣团练是广东耆老会负责,为了解决语言问题,全是在广府雇佣的,也就是主要将领里面有几个潮州的,廉州的连将领都没有,廉州士绅出钱换取的,只是广东团练派出三千人驻廉州,帮廉州士绅镇压刁民,顺便镇压一下山民。

 

所以凭什么叫廉州营

 

杨丰的回答很简单……

 

“我喜欢啊,再说我叫他们惠州营你们就满意了,更不满意吧”

 

好吧,这个解释很合理。

 

的确,他叫惠州营,那肇庆这些就更不满意了。

 

都是上六府,凭什么啊广州老大没什么可说,潮州进士总数第二,也可以接受,毕竟他这个第二是遥遥领先的第二,剩下各府都只能跟他零头比,可肇庆进士总数比惠州还多呢,当然,要叫肇庆营,惠州肯定不干,我们进士总数的确不如肇庆,但以人口算,我们人均进士可是第二。

 

更何况琼州府还在看着,欺负我们下四府是吧

 

都是你们上六府的

 

都不满意。

 

所以用廉州命名,反而都不用争了。

 

不得不说南直隶就没这种矛盾,人家干脆就是一府一营。

 

总之广东老大,老二,和倒数前三之一就这样命名了三营。

 

然后剩下是广西,云南,贵州,包括由流亡人士组成的北直隶,山西,河南三营。

 

其中山西营统制就是傅青主,虽然他打仗水平不好说,毕竟真正的傅青主并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但杨丰点名的他,而且他老师袁继咸身份尊崇,自然也就没人反对了。不过这三营人数都不足一千,不是说找不出更多人,北方流亡江南的人还是不少的,关键在于都是自己承担军费的,多了也养不起,山西营就是靠着找淮扬幸存的晋商募捐。

 

后者倒是对此很热衷,但他们今非昔比,而且还得考虑背后依然在山西的那些宗族,也不敢给的太多了。

 

能养几百人就行。

 

这样他们的确也参与了,而吴三桂就算知道,几百人也无足挂齿,不至于恼羞成怒拎出他们宗族放血。

 

当然,实际上结果是大家都鄙视他们。

 

河南营的军费纯粹放开民间募捐,河南南下的人口数量还是很多,尤其是士子们,他们也都渴望打回去,毕竟在南方寄人篱下的日子,让他们越发渴望自己过去有屋有田的快乐。

 

而河南营统制是史可法义子史德威。

 

至于他父子俩籍贯的问题忽略就好了。

 

史阁部可是殉国的,这场北伐也算告慰史阁部,再说他祖籍开封,在这个时代的认知中就是河南了,明朝军籍都认祖籍,戚继光都自认定远戚继光呢,所以史阁部当然也是祥符人,史德威是他义子,当然也跟着他算。

 

而且他这个义子不是那种家丁义子,是真被列入族谱的。

 

倒是北直隶营,这个情况比较复杂,毕竟北直隶士绅大多数都在我大清很快乐的生活着,南下的士子们对待我大清感情也很复杂,他们也很清楚,真要北伐打回去,恐怕他们的宗族是要挨个拎出放血的。但不打回去,那宗族就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打回去至少必要时候可以联系宗族,让他们弃暗投明,世家都是这样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