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假号太子,皇帝驾崩,听着多么顺耳(第2页)

 

杨丰问那三个武将。

 

“大王,他们不冤,是卑职冤枉啊,卑职想出兵救援,是他们阻拦,说外面都是广东人与咱们何干。”

 

那个游击毫不犹豫的喊冤。

 

“你呢”

 

杨丰看着指挥佥事。

 

“大王,卑职只是祖荫才得这指挥,就算在乡贤会,也得听何太公的,卫里那些兵也都算在乡勇里面,何太公不准乡勇出城,卑职如何能增援卑职真的冤枉啊,卑职在乡贤会也说出城增援,奈何众乡贤都不愿意。”

 

后者欲哭无泪的说道。

 

因为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所以南京周围这些卫所,实际上都已经与州县混起来,毕竟卫所世袭武将本来也已经士绅化,那些实土卫所当然可以单独搞个乡贤会什么的,但非实土卫所也没法和地方区分开,世袭武将当然也都是乡贤,这样算他的确有些冤枉,毕竟他在乡贤会可能真说了不算。

 

当然,也可能他只是为了推锅,毕竟他可能是真不敢出来。

 

“你一个正四品指挥佥事,居然被一个平民管着,伱这还有脸喊冤,你领俸禄时候也喊给的冤吗”

 

杨丰鄙视的说道。

 

后者无言以对。

 

“你呢,他们冤枉吗”

 

杨丰看着团练统制。

 

“回大王,他是何太公外甥,他得避嫌。”

 

游击恶毒地喊道。

 

周围一片哄笑,让现场气氛有些诡异。

 

“那你的确得避嫌,再说三个人有两个已经足够,本王是公平的,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你们冤不冤自己也都清楚,我不管你们过去怎么做,如今本王部下兄弟被你们坑死了,那你们就得给他们偿命,无论武将,文官还是什么耆老乡贤都一样。

 

这才是公平。”

 

杨丰说道。


 

紧接着他伸出手,旁边扈从立刻抬上尚方宝剑……

 

虽然说抬有些夸张,但他的尚方宝剑的确有些别致,因为考虑到此行北伐需要砍的脑袋可能有点多,为了避免出现砍不动的尴尬,所以杨郡王的尚方宝剑是特制的。光剑身就得一米半长,再加上一个近一米的剑柄,实际上就是一柄加厚加宽的斩马剑,几十斤重,一个扈从其实也能扛动。但还是抬着霸气。

 

杨郡王抬手拿起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在此,如朕亲临,先斩后奏,今日本王就先斩你们为北伐祭旗!”

 

说完他手中宝剑斩落。

 

那会首和知县因为紧挨着,而且也是并排跪着,被这柄长度夸张的宝剑同时斩落人头。

 

周围那些刚刚经历过第一场血战的广东团练们,毫不犹豫地对着杨郡王跪下了。

 

这是值得效忠的人。

 

他可以为几十名士兵的阵亡,而斩那些该负责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

 

紧接着杨丰斩下另外三人的头颅,然后扛着带血的尚方宝剑,看着周围那些跪下的士兵。

 

“白贵!”

 

他喊道。

 

身上带伤的白贵立刻上前。

 

这一战真正的功臣其实是他,如果不是他带着骑兵凿穿清军,以广东团练那些初上战场的士兵意志,崩溃几乎是必然的,是他的加入,让团练们意识到他们也有骑兵,而且是很勇猛的骑兵,这才稳住了阵型,而他们这种阵型,只要不逃跑能保持稳定输出,几百清军骑兵根本没用。

 

所以这就是战场配合的必要,就算方阵战术很强,没有骑兵配合也是不行的,同样如果这次不是清军骑兵袭扰,而是像当年他们对付戚金一样,直接把红夷大炮拖到战场,那什么阵型也是渣渣,终究还是要被重炮轰碎,当然,广东团练也有大炮,而且大炮比例极高,只不过当时在南岸没运过去。

 

杨丰满意地看着他,拿出一块醒目的红宝石……

 

“大王,快回城,黄宗羲带着国子监几千生员,到承天门伏阙,请监国假号太子。”

 

就在同时他胸前对讲机里喊声响起。

 

正看着他的白贵都惊呆了,目瞪口呆的看着杨丰胸前,听着那明显超出他理解的喊声。

 

“假号太子”

 

杨丰也惊呆了。

 

“对,他们提出的就是这个,而且百姓都支持,已经有不少人在跟着他们一同伏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