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第2页)

 

微服出宫都没事。

 

但现在,这点武力就有点不够了。

 

其实她对士子们的要求,也不算太反感,毕竟就是要她假号太子,她已经当了一年的监国,对这个位子也逐渐适应了,甚至也开始喜欢了,虽然说有什么女皇的野心还不至于,但目前这种情况下,她的确也是责无旁贷的。

 

长女嘛!

 

长姐如母啊!

 

她有责任在这种特殊时候撑起家族。

 

再说她也知道自己没有继承权,就是替她爹看着而已,现在没有太子,她以公主假号太子也不算太荒谬。

 

但是……

 

这种方式不对啊。

 

你们不能直接堵门逼我啊!

 

尤其是她正因为杨丰的事心情烦躁,这种时候更是很容易爆发了。

 

董琼英没再说话,立刻行礼退出,马士英原本还想拦一下,但这个老狐狸伸出的手却缩回……

 

“殿下,老臣出去晓谕一下。”

 

他说道。

 

公主殿下点了点头。

 

承天门。

 

“快,进去打开城门!”

 

目前三十多岁正当壮年的黄宗羲,在人群后面高喊着。

 

不过他是站在一辆马车上,而且不只是他,这辆充当指挥中心的马车上,还有他的号令系统,包括扛着一面带着孔夫子画像的白色旗帜的万斯年,这个是他同门万泰的儿子,他俩都是刘宗周弟子。还有负责敲鼓的董志宁,敲锣的王翊,这俩一个鄞县一个慈溪,他们这些就是以游学为名在南京窜连的,现在浙东这帮已经成了大明思想最激进的……

 

当然,原本也是。

 

甚至从南宋就已经是了。

 

这地方发展到黄宗羲不是突然出现,而是有着明确脉络的,从南宋浙东事功学派一直到王守仁,再到黄宗羲,始终都可以说在思想的最前沿。

 

当政治经济上完全得到解锁后,那真就是跑步向前。

 

同样黄宗羲在南京,也因为其完全迎合了新士子的思想体系,迅速成为后者们的偶像,再加上他爹的事,他老师的地位,那就更完美了,一个忠臣之后,大儒弟子,新思想的带头人,甚至背后还有浙江团练。然后他在国子监振臂一呼喊出了伏阙请监国假号太子的口号,紧接着几千士子涌向承天门,同时一路上鼓动起本来就喜欢监国的百姓。

 

最终现在承天门前人山人海,就连两旁已经开辟为商业街的千步廊都完全堵塞。

 

一直到洪武门。洪武门都已经打开。

 

而千步廊两侧商户,更是快乐的趁机发财,在人群中兜售各种商品。

 

不得不说这一刻真正检验出了民间对崇祯的感情,哪怕不是迎崇祯,仅仅解锁迎崇祯的第一步,就已经闹出这种事情了。

 

皇帝陛下的时代,对他们来说明显就像噩梦一样。

 

现在已经摆脱这个噩梦了,没人再想回到噩梦中。

 

一些等久了的士子,已经在爬上千步廊屋顶,然后试图攀爬城墙,还有从商户那里弄来梯子,在人群中向着城墙传递。

 

他们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上午,原本的确是伏阙请愿,但公主因为杨丰的失踪根本没兴趣管别的,所以一直没理他们,再说这件事本身也很特殊,她无论同意不同意都得先找杨丰商议,但士子们可没什么耐心,他们能等这么久,也是因为杨丰失踪吸引了一下注意力。

 

但现在等不及了。

 

在黄宗羲的喊声中,几个士子首先爬梯子登上城墙……

 

“砰!”

 

枪声骤然响起。

 

“皇宫禁地,擅闯者格杀勿论!”

 

一个扈从军官举着短程吼道。

 

正在爬梯子的士子们纷纷嗤之以鼻。

 

拿把短铳吓唬谁啊,现在但凡有点财力的士子家,别说短铳,就是斑鸠铳都能拿出来,实际上那些乡下土财主们,正在学两广士绅,在自己家大宅修炮楼然后装上斑鸠铳,而且不是杨丰带动,杨丰冒出来之前,两广一些穷山恶水地方的士绅就已经开始这么干了,而现在正在向全国扩散。

 

实际上包括这些新士子们,很多自己也都有枪,闲着无聊打猎装逼。

 

所以现在他们也都极度膨胀,毕竟有钱有枪还有话语权,甚至还有团练作为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