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秦王九千九百岁(第2页)

 

李建泰赶紧提醒他。

 

“倒是朕疏忽了。”

 

崇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秦王九千九百岁!”

 

李建泰忽略了皇帝陛下的表情,以很夸张的叩拜方式,对着李自成高喊。

 

然后直接趴在地上,仿佛一只落地的树懒般,对着李自成磕头,而其他文武大臣也都跟着学,一起对着李自成高喊九千九百岁,大明秦王,九千九百岁李自成满意地站在那里,仿佛人生达到了巅峰。

 

而就在同一天,南京监国的上奏也到了,监国南京坤兴公主以东海王失踪,各地兵变,民变不断,故以南京群臣及各地军民之请,不得以假号太子,以安江南,并以此奏明陛下。当然,不是要陛下批准,而是奏明,现在已经在江南以太子之号监国,这只不过是告诉陛下一声,并请陛下幸南京,陛下到南京之日,公主将退归宫中尽孝。

 

当然,后面就是随便一说,谁都明白崇祯不带着几十万大军,是不可能活着走到南京的。

 

落水,染病,甚至被毒蛇咬了,遭遇建虏刺杀,几千里路上总有一款适合他的。

 

但好在皇帝陛下就是带着几十万大军的。

 

这份奏折到达西安后,紧接着皇帝陛下就下旨,他要幸南京,完成他已经快两年未完成的心愿。

 

但是……

 

秦王护驾。

 

秦王以二十万大军护送陛下幸南京。

 

以内阁首辅李建泰,秦王世子李慈炯留守西安。

 

时隔不到一年,李自成再次大举南下,只不过这次是带着皇帝陛下。

 

南京。

 

内阁值房。

 

“无耻,无耻至极!”刘大儒多少有些激动的咆哮着。

 

也不知道他说的是谁。

 

而马士英则拿着西安送来的圣旨,淡定地看着拥挤在这个大堂里的人们。

 

除了在京的阁老,大小九卿,还有不少年轻人,都在那里一副很愤慨的样子。

 

这份圣旨内容除了皇帝把儿子给李自成,并由李自成护送幸南京外,还有就是取缔各地耆老会,乡贤会,解散各地团练,如有违抗者,以谋反论处。另外北伐军保留,由于东海王落水失踪,改由秦王节制并暂时驻军浦口等待秦王到达,当然,这个没有意义,因为北伐军各营都是各地耆老会掏钱。

 

都解散耆老会了,谁给他们掏钱维持

 

不得不说崇祯这一闷棍把江南群贤们都打得有点懵……

 

完全措手不及啊!

 

他们并不怕崇祯御驾亲征。

 

这种可能他们早就想过,李自成既然挟天子以令诸侯,那当然也有可能带着陛下亲征,多尔衮都知道带着朱慈烺南下。

 

但李自成如果不能和崇祯达成合作,带着后者御驾亲征是很危险的,李自成手下有太多原本的明军,这些人之所以听从他的命令,就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把崇祯关在行宫,这些人当然没有机会,但他敢带着崇祯南下,难道就不怕这里面有哪个忠臣义士和崇祯暗中勾结起来出逃

 

从西安到南京几千里路,中间要走崇山峻岭,要走大江大河,沿途可以说有无数可以下手的机会。

 

甚至他南下还得走那些理论上依然忠于崇祯的城市,还有理论上忠于崇祯的军队。

 

浩荡长江上,一艘战舰就能解决问题。

 

他不敢冒险的。

 

但问题是,如果崇祯和他合作,完全配合他,那就不一样了。

 

而现在就是这样的局面。

 

所以轮到江南群贤们尴尬了。

 

拦不拦

 



 

你就是逆臣。

 

无论什么理由,作为臣你都不能拦君。

 

不拦

 

那李自成就真到南京了。

 

而且上次湖广就作壁上观,那这次肯定还是作壁上观,何腾蛟和他背后的湖广士绅们,只会继续看着李自成顺流直下,而且这次李自成不会缺战舰了,他在汉口早就建造了大量战舰,只要到达汉口就可以顺流直下。而上次还好有上游各军,是云贵川联盟的帮助,才逼着李自成撤军,但这次就很难有云贵川联盟,甚至因为之前的对峙,云贵川集团对江浙集团还很不满。

 

最多张献忠急一下,但王应熊,沐天波,包括秦奶奶为首的土司们,都很难出兵背刺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