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龙江关君臣撕逼(第3页)
他说道。
事已至此,还不如干脆敞开了谈。
崇祯对于百姓来说,其实早就已经是个入土的,至少江南现在已经习惯了公主监国,皇帝陛下已经是过去了。
他要是老老实实埋土里,那自然还是过去的皇帝,大家也不会特意去记起他统治时候黑暗,可他居然非要爬出来,跑到大庭广众吓人,那就很容易让人回忆起被他支配的恐惧了,毕竟无论大明是积弊已久,还是天灾不断导致的,但局势的彻底崩坏的确就是他继位以后。
他哥哥时候无论再怎么算,局势其实是在好转。
闻香教镇压了,奢安之乱进入尾声,就连野猪皮都死了,他怎么死的是另一回事,至少宣传上他的确是被炮毙了。
流寇也没出现。
那时候的大明的确不是什么盛世,但对于老百姓来说,依然还是可以平静生活的,和万历后期比起来虽然的确有些变坏,但这个还在能接受范围。
毕竟世道就是这样,哪有一直不变的。
可他继位之后,仅仅两年就一切都变了,可以说急转直下。
建虏开始入关劫掠了,流寇开始作乱了,就连天灾也越来越频繁,甚至他的税也越收越多了……
崇祯的税其实远超他哥哥,毕竟他哥哥有九千岁敛财,后者之于天启,就是和中堂之于十全老狗,在不能再增加税收的情况下,为确保皇帝的开销,必须有个干脏活,以税收外手段敛财的。而这个开销包括一切开销,修宫殿,养活皇宫里太监宫女,甚至犒赏军队,只要皇帝需要,你必须有银子,无论这个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哪怕是卖官的。
卖官又不羞耻,我大清可是全靠卖官才撑过洪杨。
但崇祯上台后,没有了这样给他敛财的,那就把原本卖官鬻爵,甚至贪赃枉法等等方式敛的财,全都变成税收摊派到底层百姓身上,万历时候加的辽饷,天启朝没有任何增加,到崇祯直接翻了一倍多,练饷过去从没有,他直接加到七百多万,光三饷加起来就几乎接近了他哥哥时候全部岁入。明朝后期常态岁入就是两千多万石米麦,而一条鞭法征税,是以不到一两一石折银,根据地方不同折银数量也不同,但平均不超过一两,实际上还有不少地方不折银,实际上也就两千万两。
他光三饷加起来,就已经接近他哥哥收的税了,实际相当于他把他哥哥时候在土地上的税收加到接近于翻倍。
虽然实际是另一回事。
毕竟天下大乱,很多地方他也收不了税了。
(他加的税其实我大清也收,我大清也收剿自己的辽饷,而且收到灭亡,魔幻世界。)
他现在想摆出帝王之威,让百姓重新跪伏他脚下
那就让百姓回忆起他横征暴敛的黑暗。
他可以说是方逢年这些大臣跟他一起干的,那好啊,我们这些旧臣承认我们都有罪,你之前已经把我们革职了,如果你觉得还不够,要把我们斩首,我们这些老家伙也不介意一死谢天下,但你死不死我们有罪,你也有罪,咱们也别说谁的罪重,我们就承认有罪也愿意以死谢罪,那你愿不愿意一样以死谢罪
我们也不要求你以死谢罪,毕竟你是皇帝,你都下罪己诏了……
真他玛幽默。
你用罪己诏抵消天下大乱,害得几千万百姓罹难的罪孽
好吧,我们不敢要求你因此以死谢罪,你把皇位让出来,别再继续祸害天下百姓行不行
这要求不过分吧
你要愿意退位,我们这些老家伙真不在乎一死。
反正我们都一把年纪,那元老会一堆七十以上的,我们用这条老命为子孙换你退位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