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锄奸讨逆,奉天靖难


第272章 锄奸讨逆,奉天靖难

 

郑成功的舰队最终顺利通过镇江和江阴。

 

主要是曾英的家丁们,在驿道上给他拦截了三批信使,所以镇江和江阴得到消息时候,他都已经过去了。

 

剩下就只是吴淞口有少量老式战舰,就算得到消息也没能力出动拦截。

 

至于那些新式战舰……

 

这时候都在九江前线呢!

 

不过因为风向早就重新转为北风,所以郑成功的舰队无法直接北上,不得不出长江口向东继续向远海,也就是进入黑水洋,然后再转向北上。

 

当然,北上是他们的计划,外人并不知道。

 

他们驶向黑水洋后,对于南京的衮衮诸公来说,事实上就已经不知道他究竟想去哪儿了,毕竟他原本最大可能是南下,但南下好像用不着进黑水洋,这个季节向南才是顺风。而且南京的衮衮诸公们,也不知道崇祯的死活,他们只知道崇祯受伤,虽然崇祯病重他们的确也知道,病重叠加受伤好像应该是死定了。

 

但问题是,不能确定啊!

 

万一没死呢

 

毕竟皇帝陛下这些年逢凶化吉的情况还是不少,万一他真就是再次逃过一劫呢

 

那就麻烦了。

 

他会在广州或者福建建立新朝廷,然后拉走闽粤桂,另外云贵川恐怕也会加入他那边,毕竟沐家为首的那些军户体系,还有那些土司们还是认他这个大明正统的,王应熊等人也是要做忠臣的……

 

然后剩下江南这些就是逆贼了。

 

以皇帝陛下的小心眼,才不会体谅江南这些老臣们的难处,他肯定要把这些老臣们都打成逆贼的。

 

一想到自己未来要作为逆贼青史留名,老臣们就都很难受。

 

他们可是自认为忠臣的,哪怕逼着皇帝退位,只不过是为了社稷而已,这个问题在他们心中真不是问题,毕竟哪怕是过去,打着为了社稷旗号,抛弃旧君这种事情也有先例,而且还是公开的,至于不公开的,让皇帝陛下落水之类,这个就更多了,所以他们逼崇祯退位和臣节之间并没有冲突,逼皇帝退位是为了社稷啊

 

作为忠臣首先就是要忠于社稷的,皇帝和社稷之间二选一,那当然是要选社稷的。

 

又不是他们阻止皇帝进南京。

 

是百姓。

 

是百姓不要皇帝了。

 

那强行进南京肯定要激起内乱的。

 

为了保住社稷,挽回民心,让崇祯牺牲一下是无奈选择,而且崇祯退位,公主继位,尊崇祯为太上皇,也是老臣们能为崇祯争取的最好结果。

 

是皇帝陛下不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而不是他们对陛下不忠。

 

他们就是太忠心了。

 

但现在皇帝陛下还是不理解,而且误会加深,这以后他就是咬死了这些老臣们都是弑君逆贼,那就真的让老臣们很伤心了。

 

他们冤枉啊!

 

更重要的是这可不能说是李自成矫诏了,也不能说是李自成逼着皇帝陛下,虽然可以说是郑芝龙逼着皇帝陛下,但问题是闽粤那些喷子们水平并不比他们低,黄道周和刘宗周可是大明并列的两大喷子。或者说人家也是士绅,人家也是掌握话语权和历史记录权的,闽粤同样一堆大儒,他们不是李自成那些流寇,江南群贤再妙笔生,也挡不住大半个大明都在说他们是逆贼。

 

所以……

 

那就直接宣布他已经被郑成功杀了吧!

 

以绝后患。

 

大不了他就算真到广州,那也是假的。

 

紧接着大学士顾锡畴,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等人入宫,向监国太子禀报了她爹驾崩的噩耗。

 

皇帝陛下在长江上遭闯逆追杀,座舰沉没,他和王承恩漂流至下游,被商船救起,只是陛下因为受伤加上水太凉,所以到南京时候已经病重,而且百姓对陛下治国不满,阻挡其进城,为免监国忧心,故此并未禀报,而是将皇帝陛下安置西江口悉心救治。但郑成功以献俘为名,突袭西江口,试图抢夺皇帝陛下,并带到福建,以其父效仿李自成挟天子以令诸侯,陛下不肯,郑成功恼羞成怒枪杀陛下并抛尸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