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杨大王心善,看不得苦情戏(第3页)

 

但无论如何杨丰带来的那五千骑兵还是不够的,甚至就算打开临淮关,主力大举西进,同样也是不够的,无法拦住这种级别的清军渡淮北逃……

 

当然,杨丰本来也没想过真把他们都歼灭在淮西。

 

他的兵力做不到。

 

赶走就行了。

 

只是多尔衮必须留下而已。

 

不过还有一个人……

 

“没找到”

 

正阳关城内,杨丰看着向自己报告的扈从。

 

“大王,伪明帝的确是跟着多尔衮一同撤出凤阳,之前也的确在城内,但城内都在逃跑时候,他和手下几个大臣陈名夏,熊文举等人,也一起逃走,混乱中谁也不知道去向,估计是混在那些逃走的建虏里面。”

 

扈从说道。

 

朱慈烺还是得解决的。

 

但杨丰还不能自己沾上他的血,毕竟这样以后不好见女皇。

 

“既然这样那就随他去吧!”

 

杨丰说道。

 

这样也不错。

 

如果他死在乱军中当然最好了,如果他逃出,那也只能跟着清军,估计清军也还是会养着他,多尔衮死后肯定是豪格当皇帝了,毕竟之前豪格不能当皇帝的主要阻力就是多尔衮,但现在这个阻力已经没了。

 

而且两白旗惨遭重创,但两黄旗损失较少,正蓝旗因为多数在北方,同样损失很小,在实力上已经可以说碾压两白旗,所以纵然还有阿济格,两白旗也只有屈服这一个选择。济尔哈朗身份所限,他是当不了皇帝的,摄政王已经是他能追求的极限,所以最后豪格当皇帝然后再以济尔哈朗,阿济格当摄政王也就差不多了。

 

各方都能接受。

 

说到底之前还能维持着福临这个皇帝,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各派系需要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皇帝,一名分上不够的摄政王主政,然后各派系能最大限度争夺自己利益。

 

但现在继续这么玩下去,大清就玩没了,赶紧换个正经皇帝出来力挽狂澜才是正理。

 

总之我大清短时间内应该还能撑的住,至少在南边的战争结束前,还是没人顾得上管他们的。

 

而就在杨丰抓获多尔衮,并挂在拖拉机上,一路展览着驶往凤阳时候,下游江南战场上,高杰突然下令所部撤出了镇江,然后开始转往泰州,并迅速攻陷泰州。

 

当然,作为交换,李自成向瓜洲的杨家银行,给高杰存了一百万两。

 

原本还在常州等着李自成和高杰狗咬狗的团练们,惊愕地看着李自成的前锋孙守法带着骑兵进入镇江,紧接着上游李自成的水师大举越过南京,在狮子山炮台守军的无视中,将大明皇帝陛下送到了镇江。同时率领另一路骑兵的王允成也在高杰部撤出后,轻松接管了已经被他们洗劫过的丹阳,至此高李完成交换,或者说李自成用一百万两收买高杰把洗劫苏松常的好事让给他……

 

当然,主要是高杰很清楚,不让的话他就被李自成抽死了。

 

这样多好。

 

轻轻松松到手一百万两。

 

而南京城内的金声,也一样与李自成达成默契,后者不真正进攻南京,他也不会阻拦李自成过去,反正真打李自成短时间也打不开南京,但真打南京也肯定守不住。

 

李自成的首要目标是苏松常,又不是没什么钱的南京。

 

他就算打下南京,最多也只是把女皇废黜,然后送去给杨丰。

 

所以女皇很安全。

 

同样李自成在解决苏松常之前,也没空南下徽州,毕竟徽州又不是什么有钱的地方,徽州有钱人都在外面,而且还有丛山关天险。所以无论为了自己对女皇的忠心还是背后士绅的利益,金声和他手中的徽州,宁国两府团练,都没有与李自成血战的必要,倒是让开道路让他去苏松常才是最明智的。

 

至此李自成真正大军压到了苏松常,而南边战场上的靖难军,在攻陷绍兴后紧接着攻陷萧山,同样将战火推到了钱塘江畔,南北两个集团,完成对这片江南核心区的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