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我大清终究还是拉了(第3页)

 

因为有水运。

 

只要到西拉木伦河上游,找个能放木筏的地方,那些老弱妇孺就可以直接登上木筏,然后在骑兵保护中一路向下游漂流,甚至一直漂流到沈阳,相比起纯粹陆路步行的山海关路线,实际上需要走的距离甚至更短,更重要的是这条路线是明军无论如何都够不到的。但前提是姜瓖和宣府那些将门,不会阻拦他们的撤退,正常当然不会,但如果能以此换取赦免,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有值得拼命的了。

 

“跟他们说明白了,我要的是他们必须挡住,只要建虏越过宣府,那姜家和宣大其他将门,统统都是背叛大明的逆贼。

 

我会给他们在大同和宣府同样竖起一根根木桩的。”

 

杨丰说道。

 

必须得给他们点压力才行。

 

“不知道吴三桂此时作何感想。”

 

傅山多少有点幸灾乐祸地说道。

 

太原。

 

平西王府。

 

“这些狗东西,这些狗东西,阿济格的骨头都被杨丰打断了吗”

 

我大清平西王吴三桂崩溃一样咆哮着。

 

他面前一帮将领低头不语。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阿济格不战而逃,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随时抛弃关内地盘,既然如此,当然也不可能再救他们,他们要么一样逃跑,要么只能困守太原。

 

至于结果当然不用说了。

 

“王爷,咱们去杨丰那里试探一下,若他能答应饶过咱们,咱们可以给他当前锋杀到京城去。”

 

吴国贵说道。

 

“试探有何用,看看杨丰在外面干的那些,就算他答应放过咱们,咱们还敢信他吗别说咱们如今去求他,就是他自己派人来说都不能信,更何况如今人心惶惶,无非也就还没揭开这层纸,还想着有救兵才没乱。若派人求降,被杨丰利用了,带到城外,那军中也就知道此事,也知道了没救兵,军心立时就崩了。

 

毕竟都知道杨丰要杀的是咱们,又不是当兵的,那时候士气泄了,不用他来打,咱们自己就得哗变。”

 

胡心水说道。

 

实际上他们都很清醒……

 

这些家伙又不是那些废物文官,都是真正有本事的。

 

他们看起来的确拥兵五万,但实际上核心就这些将领和家丁,就这些能跟着吴三桂同生共死的,包括这些将领和家丁的家眷。至于三十万庶民,那都是内迁的辽东军户,只不过跟着吴三桂混而已,毕竟当时的情况,除此之外也没别的选择,但要是他们真心投靠建虏就扯淡了。这些都是在关外跟建虏打了几十年仗的,但凡有别的选择,怎么可能投降建虏,可以说五万大军里面至少四万甚至更多随时都可能投降杨丰的。

 

之所以到现在还没发生内乱,根本原因还是对他们这些将领吹嘘的援军心存幻想。

 

毕竟城内士兵不知道外面的事。

 

但派人去向杨丰求降,只要杨丰把派出的人扣下带过来就行了。

 

那时候全都明白了,他们已经不可能有救兵,否则怎么可能求降。

 

然后是必然的内乱。

 

那时候有的是想用他们这些人脑袋找杨丰换取富贵,甚至部分将领,说到底大家本来是明军,投降建虏也只不过是被迫,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机会重新回大明,那当然不会错过的。

 

不然难道真的在这太原城内给吴三桂陪葬

 

“总不能真就坐以待毙吧”

 

高得捷愤然说道。

 

一帮人相对无言。

 

然后……

 

“你刚才说什么”

 

吴三桂突然看着吴国贵。

 

后者茫然了一下。

 

“我说要是杨丰答应放过咱们,咱们可以给他做前锋杀向京城。”

 

他说道。

 

“用不着等他答应,咱们这就杀向京城。”

 

吴三桂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