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我大清的彻底崩溃


第318章 我大清的彻底崩溃

 

接下来的局势和杨丰预计的差不多。

 

已经到达沧州的济尔哈朗,得知吴三桂突袭占领京城并控制了豪格后,趁着沧州几个地方豪强还没得到消息,以检阅为名诱骗他们集结家丁,紧接着全部坑杀,并血洗各家,将能搜刮的财富洗劫一空。

 

甚至就连女人也全部抓走。

 

然后又突袭河间。

 

同样也是趁着河间几个豪强毫无防备,攻破河间并再次洗劫一空。

 

当然,这两地其实也没多少,河间好歹还算后方,沧州都前线了,人口都跑了一多半,但对于济尔哈朗来说,现在不抢以后也就没机会了,也算让这些地方豪强给我大清贡献最后一次,再说他没钱没粮,不带着抢掠,估计手下得崩溃。

 

总之济尔哈朗以最快速度,仓促进行了一番短暂洗劫,然后带着收获的财富和奴隶北上,又汇合了天津外的围清军,以总计三万八旗加绿旗军,无视了我大清皇帝和京城的人质们那望眼欲穿的期盼目光,直接向蓟州并在遵化出关逃往辽东。

 

不过沿途逃亡不断,毕竟绿旗军只喜欢跟着他抢掠,并不喜欢跑关外,至于那些八旗汉军,大多数也都是北直隶的,抢一波找机会跑路回家就行,最终实际出喜峰口的也就一半,但他终究还是顺利出关了。

 

但阿济格就麻烦了,他在邯郸,在我大清核心区,可不像济尔哈朗那边因为连年战争早就地广人稀,我大清治下绝大多数人口,可都集中在他北边的几个府。而这些府县掌控地方的豪强,都已经向吴三桂表明忠心,并封闭各地城门固守,这个季节还没麦收,正是一年最缺粮时候,野外那些乡村都在吃糠咽菜呢,阿济格连养活他手下军队都没办法。

 

当然,他可以吃人。

 

但问题是他也没钱,而且他手下又以那些有奶就是娘的绿旗军还有八旗新汉军为主,也就是入关后抬籍那些投降的明军和原本北直隶团练……

 

他们当然支持吴三桂了。

 

阿济格部下大将,原明军柳沟总兵刘芳名以阿济格抗旨为理由,带着所部八旗汉军和绿旗军突袭阿济格大营,引发各部大混战,虽然兵败被阿济格点了天灯,但却导致了各军迅速散伙。原本阿济格统辖号称十万,实际上也得七八万人马,毕竟绿旗军基本上都在南线,结果这场混战之后,还跟着他的就只剩下了两万多八旗满蒙和旧汉军,再加上部分蒙古仆从。

 

其他非死既跑。

 

准确说绝大多数都逃跑了。

 

八旗入关后抬籍的新汉军和部分绿旗军直接逃往各城,被地方豪强收编然后为我大清围剿逆贼阿济格。

 

不得不说还是很魔幻的,一帮汉人为我大清围剿一个亲王带着的八旗满洲和蒙古。

 

另外还有一部分聪明的,干脆逃到太行山当土匪了。

 

阿济格虽然洗劫了邯郸,但却在邢台受阻,虽然他其实能攻下,毕竟邢台只有地方豪强的家丁和跑到邢台的一万新汉军和绿旗军,但问题是就在他包围邢台第二天,从潞安出击的党守素前锋就到了武安,同一天从东昌西进的山东军也攻克冠县……

 

其实冠县是投降了。

 

大清都这样了,哪还有真正为大清死守的。

 

虽然投降的豪强有很大概率被杨丰串起来,但他又不串普通士兵。

 

更何况哪怕对豪强来说,只要不是杨丰亲临,单纯手下将领,那有的是办法逃过,实在不行直接逃亡,隐姓埋名过一辈子,尤其是山东军也是士绅,不至于和那些流寇出身的一样,真就严格执行杨丰命令。

 

这样阿济格也顾不上进攻邢台,直接绕城北逃。

 

沿途都是绕城而过。

 

得益于这些年北方士绅为了防备大明官军打回去,不遗余力地在各地完善城防,现在北直隶各地俨然抵抗西班牙人时候的荷兰,到处都是新式城堡。别说府县,连乡村其实也都是坞堡化,不过这个还有一个很重要用处,就是防止刁民逃亡。

 

现在北直隶没有散居的乡村,都是豪强坞堡圈禁着农奴。

 

需要干活时候赶出去,由那些家丁骑着马,拎着鞭子看着,干完活再赶回坞堡,然后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