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朕乃天下至尊(第2页)

 先有欲乱之民,才有逆贼煽诱。

 前者才是关键。

 现在可以说北有建虏一次次入关劫掠,南有流寇纵横五省,山东士绅又开始玩割据自保,北直隶士绅也一样开始学,京城一帮刁民作乱。

 这还待个屁!

 赶紧劝崇祯南下,要不然哪天真来个泾源之变,大家玉石俱焚了。

 现在崇祯南下,朝廷自然也跟着南下,大家回去守着秦淮风月不好吗?干嘛非要在这里受苦?至于南方士绅担心的问题,至少对于这些真正还有些忠心的人来说用不着考虑,毕竟交税本来就是应该的。

 总是偷税漏税也不对。

 实际上别看江南,尤其是苏州这样的税的确很重。

 苏州府天下第一。

 一个府超过北方任何一个省。

 但是……

 哪年也没交够过。

 而且都差的很大,甚至常年这样拖欠,然后一年年累积,最后到了一个根本无法再补收的地步,皇帝也只能施恩一笔勾销,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明朝皇帝对陈年拖欠的税收,都是干脆一笔勾销。

 过去这样玩也就算了,但现在这种局势,得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当然,这只是忠臣认为的。

 地方士绅才不管呢!

 共渡难关?

 皇帝陛下的脸有多大啊?

 “张尚书,你这是何意?天子避刁民?

 简直荒谬!

 这些刁民无非仗着杨丰,只要除掉杨丰,剩下不过一队兵马,敢继续作乱的统统排枪打了,看还有哪个敢乱。”

 <div class="contentadv">

 薛濂怒道。

 他们勋贵不想崇祯走啊!

 因为他们的一切财富都是寄生在京城朝廷上,大明军饷出京少一半,少的那些部分也是进他们口袋的,明朝后期勋贵的确权力被文官抢了,连京营说了算的都变成协理京营兵部尚书,但该分他们的银子不会少。毕竟给他们银子买他们懂事而已,而这还里有他们的房产,无数田产,佃户,农奴,商业,工厂,皇帝走了他们怎么办?跟着南下?那得抛弃这里的一切,更何况南京的官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去了,难道魏国公那些人,能把自己头上的五军都督府都督帽子摘下来让他们戴?人家凭什么,目前京城的确很困难,但困难总会过去,只要困难过去,他们还是与国同休,享受世代荣华富贵的。

 南下就只能从头开始了。

 虽然贫寒是不可能,但再像现在这样是不可能了。

 “那么阳武侯请说说,阁下有何策能除杨丰?”

 徐石麒冷笑道。

 “蓟州十余万精锐,难道拿不下一个逆贼?陛下,难道您还没看出,这狗东西根本就没想停下,如今只不过找借口在城内抢掠而已。臣敢断言,就算这次您再开恩不与他计较,甚至让他找出刺客,他也一样会再找其他借口再抢一边。如此一遍遍不停,直到把京城能抢的都抢了,臣听说他在曲阜,就不断抢衍圣公的银子,如今只不过是故态复萌而已。不能再任由他抢了,臣请陛下下旨,调边军进城弹压,我就不信大炮还打不死他。”

 薛濂说道。

 他看的还是很明白的。

 “那不知阳武侯可想过,一旦边军进城,也一样抢掠该如何解?”

 徐石麒说道。

 “边军乃忠臣,岂能如这逆贼!”

 薛濂说道。

 “那阳武侯可有兴趣,看看各地弹劾那些总兵烧杀抢掠的,视百姓如草芥奏折?他们抢的杀的,可不光穷人,各地士绅被他们灭门的也不少。”

 张国维冷笑道。

 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考虑,毕竟他是兵部尚书,他那里此类控诉可以说不计其数,真要是边军进城,那可真就是泾源之变了,而且那时候就不只是抢掠财物,连女人他们也得抢,甚至闹大了说不定连皇位也要抢。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呃。”

 薛濂无言以对。

 这时候下面一个家奴在向他使眼色。

 他赶紧走下去。

 旁边顾肇迹疑惑的紧接着跟下去。

 “到底出了何事?”

 薛濂低声问道。

 “侯爷,那几个狗东西杀了咱们的人向杨丰投降,恐怕已经供出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