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陛下,你要雄起呀!(第2页)
他说道。
他是看到王承恩进宫,这才赶紧进宫的。
反正现在崇祯在皇宫,外面的事他们随便说,这就是之前把皇帝陛下硬拖回来的重要之处,只要别让崇祯和外面刁民有机会面对面,那一切就是随便操纵。不过他也没完全说错,双方的确对峙在东华门外,勤王军在北安门分两路进皇城,一路登上城墙沿着城墙走,一路穿过司礼监等处,然后沿护城河南下堵东华门。
不过进皇宫就不行了。
进皇城没什么大不了,皇城本来就是亲军卫守卫。
但东华,玄武,西华,承天四门就不行了。
“陛下,如今情况危急,就先别管是谁召吕大器进京了,或许是张国维擅自所为,这已经不重要,杨逆明显是意图弑君,正好勤王军在,赶紧让他们守住皇宫。臣请陛下准许其进入玄武等门登城守御,另外召其他各部进京,杨逆一人不足为虑,继续让他煽诱刁民才是大患。但刁民终究畏死,若陛下令各军放开手,砍个几千刁民,也就自然不敢再跟着杨逆为乱,先将这些刁民镇压住再处置杨逆。”
徐允祯赶紧说道。
崇祯……
崇祯又不傻,这他玛明显是这些勋贵和这些大太监在搞鬼。
张国维肯定不会召吕大器进京。
因为张国维是一直坚决反对召边军进京的,他总不能一边坚决反对,一边偷偷找吕大器进京吧?而且吕大器也不会听,后者的确脾气急了点,他是四川人,因为脾气急躁之前已经被排挤出朝廷,上个月才召回来。
但分寸他懂。
不看到圣旨他才不会带着兵进京呢!
这种事情性质特殊,没有圣旨其他一切文件都没用。
要不然出了事他就是背锅的。
圣旨肯定有。
这东西真不难伪造。
因为圣旨就是司礼监写,司礼监盖章,又不一定非得正式圣旨,情况下紧急一份中旨就行,配上兵部的调令就更齐全了。而且吕大器那里,到昨晚应该就已经听说京城民变,正好圣旨到了一看情况紧急,也就顾不上犹豫,反正就那不足一百里路。
骑兵就算夜行,一晚上时间也足够了。
所以宫里这几个大太监,尤其是司礼监有人写了这份圣旨,然后兵部也有人配合写了这份调令,甚至这事昨天傍晚就干了,毕竟吕大器就算以骑兵,也得一晚上跑上百里才能赶到。所以昨天杨丰勒索京城勋贵,而他又拒绝召边军进京镇压时候,这些勋贵就勾结宫里面大太监矫诏召吕大器了。毕竟杨丰遇刺后,紧接着京城各门就封闭,那些军户就上城墙了,送这份圣旨的人,只能是傍晚之前就出城了。
这种行为……
其实也可以理解。
<div class="contentadv">
毕竟勋贵们真的很愤怒,同样大太监们也害怕,他们也一样有钱,这些大太监个个家财百万,而骆养性这些也一样。
他们是真正利益攸关,真正想镇压这些刁民的。
而皇帝陛下之前的处置,明显就是牺牲他们安抚刁民,那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这是肯定的,他们如果不能强硬解决,那肯定很快就会有第二次的,实际上现在就是第二次了,所以皇帝陛下不镇压,那就偷偷招边军镇压吧!
此刻的皇帝陛下真的是满腔怒火……
臣不臣,民不民啊!
全都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但是……
他还得忍着。
他还得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城内皆军户,岂能胡乱杀之,至于镇压,当以晓谕为主,此事就由定国公主持,至于吕大器那里,让他与定国公商议吧,朕累了!”
崇祯说道。
他才不会下令镇压呢!
只要他没下令镇压,也就等于没和杨丰撕破脸,而有他女儿在那里,杨丰也不可能弄死他,既然这那就发挥他的长处,继续推卸责任,愿意镇压你们就去镇压,反正我的旨意是晓谕,最后闹到无法收拾,就把责任推到这些勋贵身上。
本来也是他们搞出的。
至于镇压下来……
那是好事。
他难道不想镇压吗?
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