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每个贵族都应该有棵属于自己的歪脖树(第3页)
北直隶其实税极低。
整个北直隶一年交六十万石……
当然,税低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
所以北直隶士绅官员都反对,最终徐光启失败。
当然,也可能是北直隶士绅官员们觉着,真要是这样好,凭什么便宜了朝廷啊,徐光启可是以军户屯垦,真要能种水稻,那也应该归士绅才对,虽然去搞到手还不急,但也得先给他搅黄了再说。
而这些运粮车正在将这些粮食运往皇宫,准确说是千步廊。
暂时先堆在那里。
然后在承天门继续分粮。
只不过分粮范围扩大,不仅仅是京城军户,京城周围各处卫所,甚至包括蓟州,永平这些地方的,全都按照之前标准分粮,正兵两石,余丁一石,妇孺半石。
同时民籍分银子。
一口人一两。
包括流民。
但流民就需要编户了。
所以这是一项大工程,毕竟流民其实很多。
另外此前参加对建虏作战的各部士兵每人五两,这个属于赏赐,军饷之外的,至于崇祯的银子来源,这个当然是勋贵们掏。这时候所有参与在东安门把他拖下去的勋贵,大太监,全都在诏狱里待着,怎么惩处,就看他们家的表现了。不过皇帝陛下应该不准备对他们抄家,他也不可能抄家,现在这种时候他更需要忠于他的人,反正杨丰在这里做坏人。
不是他要勋贵们交粮食交银子,是杨丰逼着他这样做的。
看看歪脖树上那一排死尸。
他又能怎么样呢?
他也很无奈啊!
咱们君臣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他哄走。
“唉!”
老王长叹一声。
他是这项分钱分粮工程的负责人。
“你把火烧起来,就没想想以后会怎样?”
他说道。
“那关我屁事!”
杨丰很干脆地说道。
紧接着他看了看时间……
“赶紧分,这期间我可不想再出什么意外,我还得赶紧回山东。”
他说道。
“你还回山东?”
老王愕然道。
“当然得回去,我可是还守孝,再说作为一个忠臣,你难道不应该站在陛下的立场上?陛下可是眼巴巴等着我离开,另外回去告诉他,等我回去以后任命我为青沂兵备道。”
杨丰说道。
这时候有青州兵备道,也有沂州兵备道,只不过沂州兵备道是以运河为主的,这样俩兵备道合起来,然后他就可以随便玩了。在京城是毫无意义的,别看这些军户现在听他的,但那是因为银子和粮食,但他们对他根本没有任何忠心可言。这些粮食银子分完,那时候他们不但不会再跟着他,说不定反而跟着崇祯与他为敌,岂有舍三百年天子而从贼者?
人家是正牌亲军卫,京卫军户,没吃的当然听他的,有吃的了谁理他?
他能从江南收税养京城吗?
至于勋贵的银子……
那个留着当诱饵。
经过这场民变之后,那些武将们会怎样?
得给他们个诱饵。
“那为何不在京城任命?”
老王愕然道。
“我在守孝啊,我可是孝子,就像我是忠臣一样,在这里接受任命像什么话,难道是我逼着陛下封的,但回去之后你们可以夺情启用嘛!”
杨丰笑着说道。
好像他回去之后,就不是逼着皇帝封的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