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皇恩浩荡啊!(第3页)
但他得让勋贵看到,皇帝和勋贵永远是一体的。
那就不能杀薛濂几个。
用保住他们的命,向勋贵,尤其是南京勋贵们,证明皇帝与他们永远是一家人,以博取他们好感,在迁都后全力支持他。
“所以他自己都做不到公正,还想让吴三桂不恨他?随他便吧,他是皇帝,口称天宪,我一个生员,惟有山呼万岁而已!”
杨丰冷笑道。
这样更好。
看吴三桂能不能咽下这口气。
如果是过去,说不定还是能的,毕竟弟弟而已,但现在不好说,京城这番大乱之后,武将们的心都活了,同样勋贵们有的是银子这件事也算是揭开盖子了。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吴三桂会怎么选择,更何况崇祯要迁都的话,北方这些边将也就等于被抛弃,他在京城都经常发不出军饷,何况他迁都?他都在南京了,难道还会在乎隔着几千里的几支军队死活?
迁都就是抛弃北方,然后让北方士绅自生自灭。
崇祯又不是朱元璋,可以为了平衡南北,对着士子开刀的,他去了南方就得听江南士绅的,甚至还得和东林党再续前缘。
那就更没钱给吴三桂这些人发军饷了。
总之闹吧!
闹的越大越好。
反正杨丰要的就是这个。
老王长叹一声。
当然,杨丰还在京城的情况下,他的遇刺案,假传圣旨案,甚至勋贵们惘上不忠案,这些都不会审理的。
现在京城也顾不上,毕竟一百八十万石粮食还得分,银子也得分,实际上整个过程恐怕得一个多月,像永平那些卫所来领粮食得走一个月。杨丰没空在京城纠缠,他得赶紧回山东,因为袁时中部已经在和苏敦生联络,后者带着孔孟骑士团属于他和杨丰部下的三千骑兵回到安东卫,而袁时中游荡海州一带。至于杜李则回到莒州,连同庄鼐,曹武生等人继续驻莒州,主要是恢复各地秩序,毕竟很快就要开春,春播才是最重要的。
杨丰在监督着京城军户的粮食,和民籍的银子分完,四月初就南下,他启程前一天,崇祯下旨赐山东遭受兵灾的百姓银五十万两,并以坤兴公主代他去泰山为百姓祈福,顺便慰问那些被屠的城市百姓。
尤其是最惨的诸城。
当然,这个与杨生员无关,人家是锦衣卫护送,带着一堆宫女保姆太监乘船沿运河南下,所以还得等解冻。
同样在杨丰走前,新的首辅范复粹也奉召进京。
所以新的内阁是范复粹首辅,再加上陈演和范景文,另外兵部尚书张国维同样入阁,至于陈大学士在京城民变时候被乱民堵在家里,虽然一直在努力试图赶到皇宫为陛下分忧,但也一直没能成功。至于奉了假圣旨勤王的吕大器,之前一直在诏狱待罪,不过杨丰走后,立刻就被皇帝陛下赦免,然后升吏部尚书。同时以刑部尚书徐石麒为首对假圣旨案,勋贵们惘上不忠案进行三司会审,至于刺杀杨丰案,这个属于刑事案件,用不着三司会审,扔给顺天府就行了。
但在审理此案前,皇帝陛下赦免了监狱里的吴襄,并给了给五军都督府的头衔,算是重新启用了。
皇恩浩荡啊!
当然,主要是他儿子得砍头了。
杨丰要杀吴三辅,那皇帝陛下也就只能杀了,但这不是皇帝陛下不器重吴家,只是被杨丰逼着而已,所以为了补偿吴家,就重新启用吴襄了。
的确是皇恩浩荡。
但也在同时,京城民间开始流传,皇帝陛下欲幸南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