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山寨版后稷(第2页)

 当然,这需要驻岛的人口,需要充足的燃料,这个倒是可以运煤炭过去。

 春天的绿色里,杨副使带着一帮义女,在一株株弱不禁风的玉米苗间,拔着疯长的野草。

 出海的渔船就近送过去加工。

 杨副使才没兴趣给崇祯哄孩子呢。

 虽然老百姓们无条件的相信他就是神仙。

 这意义就可以说巨大了。

 玉米的价值不是在好地里获得丰收,古代条件下再丰收它也就百多斤,和小麦差不多,但小麦肯定比它受欢迎,玉米的真正价值就是把下下田产量提升到下田,把下田产量提升到中田。

 顺便还从叶子上摘下一只只虫子。

 那就笑话了。

 冰并不难获得。

 好地还得种正经的如粟之类。

 现代人偶尔吃一次不错,但当主粮是很难忍受的。

 但这东西能让过去那些亩产几十斤的下田变成亩产几百斤。

 因为现在山东就一个总兵,登莱也在山东总兵辖区。

 但登州兵备也没法抗拒啊。

 它并不好吃。

 脚下的土里还有些不知名的虫子在爬,其中一些还在啃着他的玉米苗。

 现在的杨副使就过着这样的日子,毕竟他一没杀虫剂二没除草剂,不是他没从聚宝盆里摸出,而是这东西完全没有保障的,哪怕是能想象到的未来里也不可能获得生产能力,所以这些现代同样被保护的很好的种子,必须从基因里就开始适应这个完全没有保护的时代。

 当然,主要是他也不是很懂。

 毕竟农药使用是真需要经验和技术的,并不是说明书就管用,别到时候一筒药喷下去全死光了。

 “杨副使,邱巡抚的五百里加急。”

 田边一个胥吏喊道。

 杨副使现在也是有衙门的人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他这个兵备道衙门就设在安东卫,原本青州兵备道和沂州兵备道都在两城内,但合并后的就驻安东卫了。

 当然,同样也有配套的全部佐贰官和胥吏们。

 至于人员都是原本两个衙门的,不过人员并不多,主要是沂州兵备道衙门的要么被清军杀了,要么逃跑,这种弃职逃跑的当然没理由继续任用。总之杨副使现在有一个完整的衙门和手下,而他的主要职责都丢给这些人了,反正现在的山东各地官员越来越弱势,没有地方士绅会社的点头,官员们很多事情都不敢。安东卫也有,掌印胡指挥亲自带着,各大家族为首的一起组成忠义社,既然都是军户,祖上都是为大明打天下的,叫忠义社当然非常合理。虽然他们结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破朝廷律法,目前主要目的是为了贩私盐,把涛雒盐场的盐通过骑士团系统卖到内陆,合作者主要是涛雒丁家,后者有个前御史带头。

 运输都是骑士团押送。

 那三千扈从虽然是杨丰的,但也不是全都他掏钱。

 他占大头。

 安东卫士绅也掏一部分。

 所以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原则,这个贩私盐的押送就交给他们了。

 不过现在他们有新任务了。

 “好,这就行了,赶紧安排人手继续向济南运罐头。”

 杨丰看着邱巡抚的信,满意地说道。

 邱祖德测试的结果,当然不会有任何意外,从安东卫到济南,就算正常货运速度也就是十几天而已,瓦罐罐头再简陋也不至于连十几天都撑不住。这东西制作在古代也不是什么神奇发明,就是高温灭菌外加密封,早就有类似的,关键其实就在密封,或者说密封材料。瓦罐肯定不如玻璃瓶,玻璃瓶肯定不如马口铁,但他要的也不是封存几十年,甚至到大英祖传牛肉罐头的程度,就是解决海鱼向内陆的辐射范围。

 瓦罐足够。

 当然,玻璃瓶也需要上马,但这个是以后的事。

 实际上他这边早就测试过了,半个月前制作的罐头,至今依然在食用。

 尤其是那些跟随过来的饥民,都是罐头加各种野菜,然后混上少量米,煮成一锅粥,也算顿顿荤素搭配,对于过去连草根树皮都啃光的饥民来说,完全就是幸福生活。然后青壮年垦荒,准备接下来种地瓜,杨丰的地瓜有几千斤,而这东西育秧一个能育一堆,几十斤地瓜育秧就差不多够一亩地。这一带好地都是原住民,这些只能去那些原本的下下田或者垦荒,也不能说真正荒地,就是海州,赣榆,一直到莒州,沂州这一带被清军屠过之后荒废的土地。总之他们以地瓜为主,而且军事化组织,毕竟杨副使是兵备道,而兵备道有这权力安置流民垦荒,并重新编户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