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这是要提前玩借兵剿寇吗?(第2页)
“玛的,这李自成要是再不来,怕是连根毛都捞不到了,都跟着我学坏了。”
在他命令下,那些关宁军负责维持城内秩序,尤其是保护那些豪门显贵的府邸,当然,后者肯定掏钱了,这个大家都懂的,毕竟关宁军才是最大的那伙强盗,现在之所以肯保护他们,还不是因为不想被那些刁民抢生意?
皇后无奈只好自己拿出五千两私房钱,让她爹算是带头捐献,但她爹黑下两千两,只给了崇祯三千两,把皇后气的在宫里哭。
他们家这半年连肉都吃不起。
但他不发银子,那这些乱军也不肯就这样算了。
更何况那些乱兵,刁民们,还喜欢到处找女人,这个也得阻止,毕竟他们不一定光找有钱人家的。
一个和他一样膀大腰圆的关宁军士兵,抡着鞭子抽在遂安伯身上,后者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而就在同时高得捷带着士兵冲进他的府邸,里面紧接着传出女人的尖叫……
不过京城目前也不算太乱,毕竟平西伯说话还是管用的。
一个个天天喊着只能吃素,买个罐头都属于改善伙食,身上也不穿绫罗绸缎,就是粗布麻衣,还都得打上几个补丁,让人一看就心生怜悯。毕竟他们喊着的,都是家里银子被杨丰抢了,现在全都快揭不开锅了,我们都这么穷了你们就不要再惦记我们家产了。
皇后想让国丈带個头,但国丈说上次杨丰作乱,家里银子都没了。
所以他们就这样一直盘踞内城。
吴三桂的确是计划好的。
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性的确不大。
倒不是说吴家出身太低,这种事情说到底就是个实力,有实力压服所有反对者,那也没人管出身高低,大家只会说你小时候天生异像,头角峥嵘,但问题是吴家没有这个实力,他们家能崛起无非就是其他将门都完了。吴襄只不过是个普通军籍富商,靠着先是抱李家后来抱祖家发迹,直到祖家也倒下才终于熬成了辽民的核心。不是他们吴家威望多高,而是辽东系没有别人了,他家就是熬出来的,把其他在他们之上的家族都熬死熬到我大清那边,然后自然就成了唯一选择但要说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笑话了,别说大明根本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土壤,就是他真头脑发昏就这么干,这九边同样的将门一堆,谁听他们的?
左良玉鸟他们?
姜家鸟他们?
就连山海关总兵高
说到底就算做军阀,像他们这种级别的也太多了。
更何况这天下早就已经乱了。
连正牌皇帝说话都已经没有几个人鸟的了,何况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暴发户,吴襄也罢吴三桂也罢,都不是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
他们应该就是单纯想捞一笔。
在崇祯南下前,趁着他们进京的机会狠狠抢一波,可以说把京城的财富最大限度搜刮一遍,别管以后如何,几百万银子到手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来就迫不及待动手。至于现在还演戏,其实只是为了尽可能把银子都抢到自己手中,而不是被那些数量远比他们多的多的刁民们抢了。
要有序的抢了。
无序的抢,效率太低,而且因为数量的劣势,肯定抢的也不多。
但有序的抢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在控制秩序的情况下打着助饷的旗号,把京城豪门显贵的财富都捞到自己手里。
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跟着崇祯南下?
这样做就是不准备南下了。
虽然南下是给崇祯当打手,为他对抗江南世家,但对于吴家来说,一旦成功至少也是个公爵,只要大明还能延续下去,那世代荣华富贵是少不了。至于失败,那就失败了呗,他们这种战场上杀出来的应该不至于怕这些,而且他们后面的家人也会跟着南下。虽然吴家的根基的确在辽西走廊,但可以说苦寒之地的辽西走廊,明显比不上江南的鱼米之乡。只要他们南下,他们就是崇祯手中的枪,崇祯不至于连给他们块屯田地这种事情都不懂,有他们这支军团和背后的这三十万辽民,崇祯在南京想做什么会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