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桀纣,你这个桀纣(第2页)

 下一刻杨丰的大棒带着呼啸落下,魏大学士惊叫着扑向一旁,结果原本应该落脑袋上的大棒,直接砸在了他的腰上。

 老吴是聪明人。

 他一个情种他有什么错?

 旁边兵部尚书张缙彦惊恐地尖叫着瘫在那里试图爬开。

 和吴伟业等人倒是很有共同语言,都知道利用戏曲洗白的重要性。

 “啊……”

 但问题是这件事没有退缩的余地啊!

 崇祯不下旨,就没法借兵剿寇,他们就得面对李自成,虽然这个其实也在选项,但对于他们来说,能不面对李自成还是要尽量不面对,毕竟直到现在李自成身上,也没看到他们期待的那种变化。

 他们在等吴三桂,说到底光凭他们是不够的,真正能决定此事成败的,还得是吴三桂的五千精锐,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吴三桂始终没出现,不但吴三桂没出现,原本在后面的一队关宁军士兵甚至在撤退。

 不少人还在不时转头向后看。

 这个是昨天晚上,杨丰抓了一个参加刘余佑家密谈的人问出的。

 那些大臣们瑟瑟发抖。

 他只是参与者。

 当然,因为兵力问题,他是最重要的参与者。

 而且缺了他不可。

 毕竟他有可以直接联系滚滚的门路。

 但他不是主谋,至少不是提出借兵剿寇计划的。

 主谋王永吉,参与者他,密云巡抚宋权,真正山海关总兵高第,后者同样手握重兵,山海关守军一万,但最后这个引清军入关的骂名全是他扛。真正的主谋王永吉因为属于后来掌握话语权的南方文人集团,所以不会有人在史书上强调他的主谋。而宋家那是我大清顶级名门,帝师级别,更不会有人提,高第家族后来转为文臣,与宋家联姻,隐入士绅中,在我大清也是世代簪缨的名门。

 这些人都不会有人特意去强调,只有他因为后来又造反了,所以成了众恶归之,骂他属于政治正确,我大清也喜欢。

 但现在他依然不需要做主谋。

 而崇祯已经给了他想要的,他此前也是被挟持的。

 完全不需要凑过来。

 没背后捅这些文臣一刀,已经是给足面子了。

 毕竟他以后还得需要这些人。

 崇祯也发现了那队关宁的撤退。

 “朕再说一遍,立刻让开道路,否则当以大逆论处。”

 他喝道。

 那些大臣们面面相觑。

 “陛下,臣等一片忠心,若能使陛下醒悟,甘伏斧钺。”

 其中一个咬着牙说道。

 <div class="contentadv">

 “万岁爷,杀不杀,杀不杀?”

 杨丰问道。

 崇祯……

 “杀!”

 皇帝陛下终于龙威一振。

 他这话刚说出,杨丰就发出一声很快乐的嚎叫,抡着那根大棒子,在前面的一片红色和青色中砸落,就像砸在一堆瓷器中一样,瞬间砸出一片飞散。

 当然,是逃跑。

 不过杨丰也没兴趣管别的,反正前面有官服就砸,跑慢了被砸死倒霉,跑快了的让出道路,而在他的大棒挂着风声的狂砸中,前面一片惨叫。后面崇祯的马车向前,车轮碾过那些被砸倒的大臣,在两旁已经跑开的大臣悲嚎中跟着开路的杨丰继续向前……

 “桀纣,你这个桀纣!”

 人群里一个终于安全了的大臣崩溃一样嚎叫着。

 崇祯在放下帘子的马车里,仿佛一具木雕般闭着眼一动不动。

 前面的杨丰继续狂砸。

 不过这时候已经没有人敢挡在他前面了,都已经跑到两边人群中。

 “早这样多好,何必跟他们废话,若太祖高皇帝时候,像这样的全都凌迟。”

 杨丰还不满地说道。

 “锦衣卫校尉杨庆,护卫陛下南幸,有敢阻拦圣驾者,以大逆夷三族!”

 他紧接着喊道。

 这个身份必须要明确的。

 不过也没人揭穿他,毕竟揭穿就撕破脸了,说到底他再凶残,那也得是在崇祯下令后,京城这些拦驾的文臣和士绅,与崇祯已经撕破脸,但与杨丰和他后面的山东士绅没有。而杨丰事实上已经掌握这时候大明北方最强军团,以后说不定还得求着他,所以不但不能揭穿他的身份,反而还得帮忙坐实这个锦衣卫校尉杨庆。就是有个杨庆,就是这样勇猛,他作为崇祯的爪牙,在崇祯的命令下残害忠臣,他与杨巡抚完全是两个人,什么杨庆就是杨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