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依然流寇而已(第3页)

 杨丰也懒得再管她,和何复继续前行。

 天津……

 天津巡抚冯元飏已经南下了。

 他是被兵备道原毓宗赶走的,后者在崇祯还没到京城前,就带着天津的兵突袭了冯巡抚,他是陕西人,李自成对陕西籍大臣还是拉拢的,所以毫不犹豫地赶走冯元飏,并顺利成为李自成任命的天津巡抚。

 至于冯元飏和老王仓皇南逃。

 所以杨丰在天津也没停留,继续南下回到德州。

 而这时候距离崇祯进京已经过去了十天。

 德州。

 “行了,别哭了,皇帝又没死,不过是在乾清宫坐井观天而已。”

 杨丰看着面前的老王。

 老王也勉强能下地了,他还挣扎着要去伺候皇帝,不过现在也没人送他去。

 周围一帮人颇有些尴尬地面对着杨丰的这个成语。

 虽然这个成语的确很贴切。

 皇帝陛下就是在四面高墙里坐井观天啊!

 不过大家也知道,杨丰其实已经尽力了,如果不是遭遇截杀,这时候皇帝陛下早就已经到济宁了,同样如果不是真定守军投降李自成,他们也不至于在保定被堵住,然后如果不是李建泰这个逆贼出卖皇帝,他们差不多也能够从保定逃出。

 杨巡抚无愧于心。

 他的每一步计划都是合理的,都是尽心护送皇帝南下的,但只是没想到乱臣贼子那么多,一连串背叛最终让整个护送计划失败。

 都是李建泰害了皇帝。

 最终李建泰承担了所有。

 “事已至此,的确也没别的办法,老朽这就回南都。”

 冯元飏叹了口气说道。

 “留仙公,陛下可还在京城。”

 邱祖德说道。

 然后老王也不哭了,所有人的目光转向冯元飏。

 后者老脸一变。

 “诸位以我江南群臣为何人?我等皆陛下之臣,既然陛下尚在,自然不会有别的心思。”

 他说道。

 “你们是怕给李自成南下的借口吧?”

 杨丰说道。

 冯元飏……

 “留仙公,你说的对,我等皆陛下之臣,既然陛下尚在,那无论其身在何处,都依旧是大明天子,无论谁欲立新君者,皆为谋逆作乱,那时候李自成要讨逆,我们可不会阻拦。我山东群臣只认陛下,陛下若驾崩则太子继位,太子若遭不测,还有皇子尚在,只要陛下血脉尚存,皇位就只能是陛下血脉。”

 宋继澄说道。

 他就是威胁江南群臣,别想在这时候另立新君。

 如果另立新君,那李自成就该打着讨逆旗号南下了,而那时候山东将首当其冲,李自成不可能在没解决山东前南下的,要么逼着山东归顺他,要么他打进山东,无论最终胜败,山东都得面临危险。但如果南京不另立新君,那李自成短时间内也不会做什么,毕竟他还得解决吴三桂的问题,而且各地依然还有很多不肯臣服他的,他接下来是顾不上南下的。这样山东就可以夹在南北间两头吃,毕竟目前局面下杨丰要是跟李自成同流合污,那南京是肯定完蛋了,现在运河线上就他手中这支军团实力最强,甚至他随时可以兵临长江,这时候淮安已经没有刘泽清,而高杰实际上还在泽潞一带……

 他在潼关陷落后成功逃出,目前带着部下在山陕靠流窜打劫混着,不过随着李自成进京挟天子以令诸侯,接下来他肯定要南逃的。

 他是不可能投降李自成的。

 所以现在杨丰的南边到南京之间可以说没有任何阻碍。

 本来他就是运河线上目前唯一的屏障。

 话说这一年他可是利用这一点从淮扬甚至江南敲诈了不少。

 冯元飏点了点头。

 实际上他也知道,真到了南京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皇帝虽然还在,但却是在敌人手中,继续认这个皇帝,就是接受李自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问题牵扯太大,尤其是钱谦益为首的那些东林系,现在终于得到翻身机会,还不知道要怎么折腾。

 总之接下来的大明才是真正最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