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八荒咸歌盛世(第3页)

 “阿拜!”

 被他坑死的刘渠,罗一贯,祁秉忠这些可以瞑目了。

 这些都是当年献城投降的辽阳世家大族首领。

 我大清历经三代,几十年血战才终于有这机会,若不抓住,子孙后代也就没有荣华富贵了,汉人终究人多地大百倍于我,若有英主,重整江山,不出十年,咱们想求饶都没机会,我等阖族那时候皆死无葬身之地。”

 我大清一等公塔瞻,因为锦州之战差点被曹文诏斩首成功,现在已经被革职在家,所以没跟着多尔衮南下。

 ……

 但是……

 至于孙得功早就死了,他大儿子孙有光跟着多尔衮南下,但二儿子,韦爵爷的好兄弟孙思克因为年纪小,还在沈阳城内,就在这批俘虏里面,接下来得拉回去凌迟。其实这些低等的以后我大清名臣在俘虏里面还不少,沈阳城内死的也不少,包括一些目前还未甄别出来的。杨丰这次俘虏了上万人,虽然绝大多数是年轻女人,但男人也有些,另外还有一万多拖家带口的奴隶,所以南下队伍总计已经超过三万五,这也是他必须赶紧走的原因。

 那些士绅吓得全哆嗦起来。

 ……

 “事已至此,再做别的也没用,我大清如今已经入关,一些东西舍弃就舍弃吧,关内的好日子才是咱们该去拼杀的。

 他突然脸色一变,紧接着厉声喝道。

 地方士绅也一样。

 “哈哈哈哈……”

 这么多人,一旦多尔衮真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从山海关杀回来,那直接冲就冲垮了。

 “摄政王!”

 “我大清应天受命,八荒咸歌盛世!”

 他们则奄奄一息的哀嚎着。

 他当然知道急报内容。

 所以他把这份急报给了自己侄子。

 “别哄骗我,要是让我手下的人认出是假货,那你们全都得死。”

 他知道多尔衮说的是实话。

 “那本王给你们机会,就在此剃发,否则格杀勿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杨都堂就像靖康之变时候开封府尹给大金王师找女人般威胁着。

 不过这并不影响多尔衮在这里说他邀请的。

 多尔衮缓缓说道。

 他喊道。

 多尔衮说道。

 杨丰继续。

 在他们撕心裂肺的惨叫中,辽阳城内却已经乱了。

 “摄政王,这是郑亲王给镶蓝旗的。”

 “那为何还不剃发易服,尔等难道哄骗本王,嘴上说愿为大清之民,实则心念朱氏?”

 他一脸焦急地直冲到多尔衮旁边然后下马跪倒……

 多尔衮微微一笑……

 他气的还试图拿刀砍他儿子。

 好吧,没有但是。

 “鲍副将,末将给你暖和暖和!”

 在杨丰的喊声中,第二个需要趁热乎的被拖向前。

 “你拆了?”

 要牲畜,要粮食,咬咬牙也就忍了……

 这全是当年卖袁应泰的辽阳世家大族首领,石瀚是石廷柱他爹,石廷柱现在是镶红旗汉军固山,虽然石瀚其实已经死了,但石廷柱儿孙在城内的还有不少,包括他哥哥石国柱等人的。

 他爹早就回京城了,他妈肯定是吴三桂为首的这些人杀的,这些其实是他的杀母之仇,而且他爹已经下旨,敢借兵剿寇的就是叛国,如果他下旨,那他爹那边就只能说他也叛国了。然后无论他是被迫,被骗还是其他原因,结果只能是被废黜,以后能回去也不可能再当这个太子了。相反他如果坚持,就是不下旨承认借兵剿寇的合法性,多尔衮也拿他无可奈何,肯定不能杀他,杀了他就承认了借兵剿寇是假的。甚至多尔衮还得依然送他去南京,因为把他送回南京是对多尔衮最有利的,相反留在手中才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本地士绅们跪倒在城门前,向着正走过的多尔衮磕头。

 那老乡贤哆哆嗦嗦地说道。

 多尔衮暴怒地喝道。

 为首的是济尔哈朗侄子屯齐。

 他把手中一份明显已经拆开的急报奉上。

 “传令各部,继续追击!”

 多尔衮在屯齐的哭声中喝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