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忠,忠不可言
第130章 忠,忠不可言
“丰生,丰生,你这是做甚,你这是做甚……”
倒霉的房可壮被按在码头,还在仿佛崩溃一样哀嚎着。
而码头上那些正在准备前往登州的前阿哈尼堪们都在笑。
至于那些钦犯,也就是包括大玉儿姐姐和福临在内,我大清的那些王公大臣们,都在码头上一片专门囚禁他们的笼子里同样好奇地看着。这些笼子就是他们这段时间的住所,而且四面都没有任何的遮挡,每天任由那些来往的人参观……
他们其实还在旅顺。
杨丰这些天一直就在旅顺,亲自坐镇确保他的移民顺利进行。
这些移民都是直接海运登州,然后陆路南下,至于愿意回故土的,这个也就随便了,不过实际上没几个,毕竟他们故土正在喜迎我大清王师。这段时间随着多尔衮圣主明君趋向越来越明显,都已经开始考虑开恩科了,北直隶各地或归顺我大清,或在考虑归顺我大清。比如涿州冯家,也就是冯铨,已经得到睿王爷重用,而京城勋贵以恭顺侯和锦衣卫骆家为首,也都已经归顺我大清并成为我大清的新一代衮衮诸公们。
不就是换个发型嘛!
很显然一支正黄旗的清军就驻守在宁海城。
所以此刻跟着房可壮一起过来的士绅甚至孔孟骑士们,全都默默看着房可壮被按在码头上,白发苍苍的尊贵头颅忍受那些粗坯羞辱……
后面澄海楼上,已经是我大清的旗帜了……
虽然蓟辽总督的还没送来,但他那个巡抚的在啊!
杨总督站在码头上,对着他们慷慨陈词。
毕竟一个带着刁民闯皇宫,在皇帝面前打死提督东厂,杀了一堆勋贵,甚至事实上扣押公主,而且逼着皇帝仅仅半年就把他由秀才封巡抚的简直可以说混世魔王,都快和董卓之流并驾齐驱的家伙,居然在这里义正辞严的以忠臣标榜……
多大点事!
乱世嘛!
大家的要求都在降低。
大玉儿姐姐站在甲板上,看着矗立海岸的老龙头。
心有邪念,即为不忠。
也有部分因为对杨都堂的信任,直接南下前往安东卫,那里的新作物推广经过一年检验,已经被传言成了人间福地,一大堆流民慕名前往,然后成为杨家雇工,在鲁南苏北甚至豫东各地种地瓜,南瓜,土豆甚至玉米等作物。而罐头食品补充了粮食不足,尤其是一些小规模水利建设也带来增产,毕竟鲁南背靠沂蒙山区,其实还是有大量很少断流的河流。只是没有大河而已,但河流众多而且汛期水量都很大,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小水库,就那提供更多灌溉,只不过这不是杨丰发展重点而已,毕竟二十年后还有一场八点五级大地震。但这种事情不需要他操心,那些地方官员就解决,他手下还是有不少愿意负责任的地方官,比如凌蒙初就被他提拔成徐州知州。
那些士绅和孔孟骑士们还是在默默看着。
当然带着啦!
这时候风向已经转为东南,海岸都已经开始解冻,从旅顺到山海关无非三百来里,桨帆船短途维持五节以上巡航速度还是没问题,第二天杨丰就已经看到了老龙头。
不就是剃发易服嘛!
当然,这种时候必须闭嘴,至于房可壮只能算他倒霉,毕竟是他自己把理由给杨丰的,无论怎么解释,以皇帝陛下安全为第一都是大义,这种时候和多尔衮搞交换,让多尔衮心无旁骛地追杀李自成就是追杀皇帝。谁都明白兵荒马乱中让一个皇帝不幸为乱兵所弑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还是李自成干的,然后杨丰和多尔衮交换,他成了大明的郭汾阳。就算崇祯不死,只要杨丰干了这种事,那也得交换太子,然后尊崇祯为太上皇,因为一旦崇祯还做皇帝,终究会因此而怀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