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有点黑色幽默啊(第2页)

 杨丰喊道。

 剩下的都哭了。

 这一带人口稠密,地方士绅表现善行的主要方式就是修桥补路。

 那些骑士们哭着又回到阵型。

 可以说士绅的中坚。

 他们都死在战场上,对他以后的操作有利。

 如果他们能抗住战斗考验……

 那这是人才啊!

 这是筛选。

 孔孟骑士团连同德州城内,还有各地曹州等地的,目前正牌骑士已经扩充到两千五百多人,早就不是最初那些跟着他打建虏的,绝大多数就是地方士绅子弟突击加入的。

 得筛一筛。

 就是筛选方式残酷了些。

 但这又怪谁,他们既然是孔孟骑士当然要上战场。

 既然上了战场那生死各安天命吧!

 他看着这边逐渐稳下来,满意地带着扈从离开,反正谁敢再逃跑,他还是会回来弄死,更何况此刻战场上到处都是这样的情况,他得一个个阵型的镇压下来。

 至于战斗反而不重要。

 因为双方目前主要是在拿大炮隔河对轰中。

 双方都有大量火炮,虽然都是相对较轻的野战火炮,但并不妨碍他们隔着马颊河对轰,而杨丰这边阵型虽然局部混乱,但整体依旧稳固,清军也不想贸然大举渡河,但袭扰性质的骑兵已经在北边渡河,对这边侧翼进行袭扰。

 他们正对的是孔孟骑士团里面战斗力稍强的滨州信字堂。

 也就是上次在大清河冰面上阻击清军那支。

 <div class="contentadv">

 滨州杜家为首联合武定等地士绅组建。

 目前带兵的是武定举人李之芳。

 我大清麻哥朝兵部尚书父母在上次清军南下时候都被清军杀了,所以还没转变为喜迎王师的年轻举人李之芳带着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的精神,靠着在我大清当到兵部尚书,大学士的才能,把信字堂练成孔孟骑士团里仅次于杨丰和登莱的第三强。他也是孔孟骑士团里最坚决的主战派,毕竟他父母全都被清军杀了,也没法说主和,那样会被人当笑柄的。

 “玛的,有点黑色幽默啊!”

 杨丰举着望远镜,看着信字堂处的战斗。

 面对着进攻的清军骑兵,一年多之前才刚刚经历屠城的滨州等地青壮,用他们手中的大斑鸠铳,在硝烟弥漫中不断射击,而在他们的防线上,那些和他们同宗或姻亲的同伴,则用长矛和冲击防线的清军搏杀。

 甚至杨丰还能看到目前只有二十多岁的我大清兵部尚书,手中举着令旗指挥,而他周围那些多数都和清军有血仇的孔孟骑士们,则和普通士兵一样用转轮打火短铳射击。清军的利箭在他们周围不断落下,但进入复仇状态的他们居然没有一个逃跑的……

 毕竟清军屠城才刚过去一年半而已。

 都还带着仇恨呢!

 这样他就放心了。

 紧接着他继续向前,不断将试图逃跑的孔孟骑士驱赶回去。

 甚至干脆钉死在地上。

 此时更多清军骑兵渡河攻击。

 而那些列阵的孔孟骑士团扈从们也在老兵指挥下混乱的迎战。

 也有大量溃逃的。

 但问题是他们根本逃不出去。

 杨丰这种步骑六万一个大阵的设计让逃跑都困难,毕竟前后左右都是还在列阵的,你敢逃跑就得冲别人,那别人说不定会对你开火。

 更何况最后面还有邱祖德亲自压阵的督战队。

 邱巡抚固定督战。

 杨丰机动督战。

 要么迎战清军,战死也算为桑梓尽力,要么被他带着扈从钉死。

 更何况他本人的形象对士兵士气也是巨大提升,哪怕想逃跑的,看着他在身旁出现,也能稍微稳定些,知道己方还有个神仙,一个不败的战神,这一点很重要。

 因为他代表着胜利。

 杨丰到处跑很重要一点也是为了让士兵都看到他。

 不断渡过马颊河的清军,向着孔孟骑士团的一个个小阵型攻击,但后者在杨丰的督战下,在守卫桑梓的信念支撑下,带着和清军的仇恨,都按照他们的训练迎战。他们的确不是精锐,甚至可以说战斗方式呆板笨拙,但只要他们不溃逃,他们手中的火器就一样能不断杀戮清军。这些阵型的确没有配合,甚至都没有主动出击的,但他们这种密集大阵也让清军没法深入,毕竟就算绕过他们也是陷入其他方向的火力中,那时候连逃出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