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没有皇权的日子才是好日子(第3页)

 齐王也不是不能考虑。

 毕竟大明已经有个秦王这种异姓王了。

 而一旦李自成给他来个裂土封王,那他说不定真就和李自成东西并举了。

 他可是早就说过,灭宋者张弘范这几个字他也会写。

 这家伙不是什么好鸟。

 那些关于他的传闻真实性还是很高的,只不过是给自己套了个圣贤弟子的皮,但里面其实和曹操之流也差不了多少。

 众人一阵沉默。

 “悫人兄,这里有一份给南京兵部的公文,请悫人兄带回去转交史公。”

 杨丰掏出一份公文递给何刚。

 何刚默默接过。

 至于内容他都不用看。

 要钱要粮食呗。

 杨丰都说了军饷已经花了几百万,那这银子肯定得南京朝廷出啊。

 南京朝廷如果不出,那就别怪他跟李自成同流合污了,反正现在清军已经无力向前,事实上战局转为对峙,就已经确定了清军的失败,谁都明白一个粮食都不够,需要抢粮才能维持的和一个衣食无忧的是没法对耗下去。

 扛不住是迟早的。

 这时候外面的扈从进来禀报金声桓求见。

 紧接着金总兵匆忙进来。

 “少保,侦骑回报,建虏留在德州城北的大营哗变,大批士兵逃跑。”

 他行礼说道。

 这家伙现在已经俨然杨丰的忠犬了。

 这段时间他带着骑兵一直在外围游荡侦查,和渗透过来的清军游骑交战。

 “哗变?”

 杨丰愣了一下。

 “估计是饿的,这些天运河上过来的运粮船锐减,而且运来的粮食多半都绕过德州运到多铎大营,此前就有留守德州城下的建虏抢码头的粮食,被建虏骑兵镇压,而且周围野菜都被挖光,甚至就连天津的建虏也已经在三角淀抢渔民捞的鱼。”

 金声桓兴奋地说道。

 话说这可是原本明军炮灰士兵们才有的待遇。

 过去多少次与清军交战的明军都因为饥饿而崩溃。

 现在轮到清军了。

 这也算是回旋镖了。

 这其实也是杨丰让黄蜚带领水师钉在葛沽,同时占领北塘等地的主要目的。

 让多尔衮连沿海捕捞都做不到。

 最多也只能在三角淀捞鱼,想去北塘捞鱼是不可能了。

 至于北直隶百姓……

 他们其实可以逃亡啊!

 这段时间因为缺粮逃过黄河或者逃过太行山的北直隶饥民不断,像天津一带都跑去投奔黄蜚,然后被黄蜚送到登州,旅顺口等地加入渔业队伍,甚至他已经在旅顺口一带控制区屯田了。

 包括复州一带也已经重新恢复农业生产。

 反正清军也无力过熊岳城。

 所以这种情况下随着铁杆庄稼不断入关,多尔衮在粮食分配上必然不可能公平,阿济格本来抢的就有限,优先供应八旗满洲,八旗蒙古是必然,而就算八旗汉军,也得是带着入关的那些八旗汉军优先。像关内投降的炮灰,能不能吃到粮食都难说,时间久了他们哗变逃亡是必然,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意味着清军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光八旗满洲这些主力没用。

 因为德州城内还被困着两万明军主力,其中包括杨大勋和杨威的山东总兵部主力,另外还有孔孟骑士团里面战斗力仅次于杨丰所部的登莱和沂莒两部。

 前者是宋家为首的。

 后者则是杜李为首再加上当初沂水那几家。

 这两部加起来六千都经历过实战的骑士和扈从在德州。

 一旦包围德州的清军因为缺粮而崩溃,他们会被释放出来截断清军后勤,那时候多铎在这边也只能撤军。

 “走,去看看,命令各军准备进攻,等待我的命令。”

 杨丰立刻起身说道。

 紧接着他看了看陈子龙等人。

 “诸位,既然诸位都办团练,那若有兴趣,不妨看看真正战场。”

 他说道。

 紧接着他就和金声桓一起走了。

 后面陈子龙等人互相看了看,也跟着出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