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逼良为奸

 第144章 逼良为奸

 清口。

 杨少保坐在交椅上,翘着二郎腿,手里还端着茶杯。

 总之一副很高傲的姿态。

 而在他身后三千扈从骑兵列阵,一个个举着丈八长矛,长矛上一面面小旗猎猎。

 盔明甲亮也是一副杀气腾腾的姿态。

 不过这些的确已经可以算真正精锐了,虽然上次德州之战伤亡很大,但活下来的都已经晋级第一档次,可以和八旗满洲巴牙喇纛,吴家家丁这些一个级别了。说到底一支原本训练有素的军队,只要经历过一场真正尸山血海的大战,立马就会实现脱胎换骨的改变。杨丰的三千扈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此前唯一欠缺的也只是真正血战的磨练。

 毕竟他们此前的作战经验只是跟着杨丰打落水狗式地追杀清军而已。

 而后者只想跑路而已,没有和他们拼命的心思,更何况期间所有战斗都是数量几倍优势地围殴清军。

 但这次是三千扈从跟着杨丰冲对岸几万清军。

 这样的战斗活下来的那都是精锐。

 豪强化的士绅也一样崇尚武力啊!

 “这都得按规矩来,这都是有圣旨的,陛下圣明,可怜兄弟们为国尽忠,特意调拨这批钱粮以做军饷,如今十几万兄弟都在等着呢,他们可是刚刚打败建虏,光阵亡就三万,多少阵亡将士妻儿等着他们的卖命钱才能活命,多少受伤兄弟也还等着银子买药医治,就光这淮安,也还有好几百阵亡兄弟的妻儿在等着。

 就是部曲啊!

 那些流民种着杨家的地,吃着杨家的饭,孩子还在杨家的学堂读书,就连生病都有杨家的医院医治,而且还是使用据说仙药的,很多病一粒见效,可以说生老病死都是杨家给他们包了,这样的不算部曲算什么?

 实际上部曲都不能达到他们对杨少保的忠心,准确说他们都是杨少保的狂信徒。

 实际上林庆业还从朝鲜招诱了不少人过来。

 更何况他这些里面本来就有不少是过去刘泽清,白广恩,甚至李辅明这些家伙手下的家丁,可以说都是百战之余,小规模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单挑哪个都不输八旗满洲巴牙喇纛的。

 好吧,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心思。

 以他们为骨干再加上大量杨家部曲……

 当然,杨丰没兴趣管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只要听他的就行。

 杨少保就像某电影里的地主婆一样扯着嗓子说道。

 毕竟以后还是要对朝鲜动手的,手中有一批朝鲜人很有用。

 还有之前杨丰从辽东带回的,实际上之后也在不断有阿哈尼堪逃过去,尤其是铁杆庄稼们大量入关时候,阿哈尼堪们也有不少趁机逃亡。

 难?

 你们能有他们难?

 有困难就克服,但圣旨就是圣旨,咱们做臣子的就得遵旨,没有困难要遵旨,有困难克服困难也要遵旨。

 他们现在也算杨丰庄户。

 都是全民皆兵化,坞堡化,而且都崇尚武力。

 而这些庄户都是搞预备役化的,预备役,后备役全套,实际上也可以说全民皆兵,因为女人也一样要进行军事训练的,就连他们的庄子都是坞堡化,甚至部分靠山的地方都是山城化,而这些庄户再加上那些豪强化士绅控制的佃户,共同组成了目前杨丰核心控制区也就是鲁南苏北的社会体系。

 有重建的东江镇和旅顺一带在明军手中,他们想逃亡就容易多了。

 “那也不成啊!”

 五胡南北朝时代北方豪强们哪個不是都敢玩骑兵凿穿的?

 再说这一带本来就民风淳朴,哪怕在过去也是喜欢打打杀杀的。

 谁不想做国公啊!

 这是投资。

 而这个体系里面杨丰就是王,庄户们都是他的狂信徒,豪强们都是他的支持者,他像李世民一样在战场上所向无敌,豪强们也像跟着李世民的李绩一样忠诚,毕竟跟着杨丰就是跟着光明的未来,短期的利益反而不重要,杨丰要人口普查他们就人口普查,要他们给佃户减租他们就减租,毕竟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这种杨家的庄户已经遍及鲁南苏北,总人口加起来不下五十万,而且还在持续不断地增加中,尤其是随着北直隶的奴隶制化,不得不抛弃家园南逃的百姓也越来越多,而杨丰那里是他们的主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