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我大明男儿,终不能为胡虏(第2页)

 别说是炮灰们的布面甲,就是欧洲君主们的定制版板甲,也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了。

 杨丰喝道。

 装填手迅速扔下筐,然后直接一哄而散。

 给那些正在向前的炮灰们壮胆的。

 这东西太可怕了,巨大的体型意味着炸膛后的杀伤力也是巨大的。

 这就是壮胆的。

 当然,不是打炸药包的

 此时这个里面已经装填了火药的超级没良心炮,井口一样的炮口处装填手们正一筐筐往里倒砖头,而且都是砸成几块的青砖,一块至少一两斤,一个负责的炮手不断用竹竿往里杵着,确定里面装填量……

 “口径一米的炮,我他玛真是个天才!”

 武胜门。

 被砸中的炮灰们都安详倒下,仿佛空爆集束弹打击下的天线宝宝。

 不过杨少保人品还是很好,毕竟那也是传说有神仙罩着的,深埋地下并浇筑在糯米灰浆里的炮膛内,发射药瞬间被引爆,巨大的力量推着阻挡在发射药上的磨盘,磨盘推着上面堆积了差不多两米厚的碎砖头,伴着喷射的火焰和硝烟,一起化作冲天的垃圾,然后冲上一百多米高空,再化作从天而降的砖头雨,带着破空的呼啸砸落在下面密密麻麻的炮灰中……

 杨丰不无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新发明。

 杨丰紧接着返回武昌,然后第二天清军就开始炮轰武胜门。

 杨丰满意地说道。

 多尔衮明显过于天真。

 他以为督战队可以确保炮灰们给他用人命堆上武昌城,但却不知道这些家伙别的本事不好说,逃跑的本事还是有的,他想人家当炮灰,人家就像过去是大明官军时候一样给他一触即溃。

 督战队?

 我大明官军难道就没有吗?

 有什么用吗?

 “多尔衮,你看,我是不是帮了你大忙?

 我知道你的心思。

 好歹咱们也是同道中人,这点默契还是有的,当年拓跋焘对刘义隆说,他派出进攻的士兵都不是他国人,无论战死的是丁零,胡氐,都是帮着他除掉他国内的贼。伱让蒙古驱赶汉军,最后无论他们死多少,都是帮你除掉那些不听话的,蒙古死了,正好让你不用担心他们会投靠李自成,也给你们让出那些好的牧场,汉军死了,正好让你们占据他们的农田。

 你看,我都明白。

 所以我帮你杀他们,你放心让他们来送死,我会尽力帮你杀他们的。”

 杨丰喊道。

 然后他把喇叭交给旁边一个懂蒙古话的家伙,后者激动地重复着。

 他这个电喇叭只是拿着玩的,实际上他后面还有个跳广场舞的充电音响。

 而且为了达到扩音效果,还把某寺庙铜钟拆了,就像包租婆的狮吼功大喇叭一样,把音响的喇叭放到砸开后面的铜钟后,所以前面至少半里内都听的很清楚。就算有各种噪音,一两百米内也一样能听清,所以无论是溃逃的汉军炮灰,还是在阻挡汉军的蒙古督战队,全都动作慢了下来……

 杨丰说的是实话啊!

 他又没骗人。

 多尔衮非要带着蒙古骑兵南下,除了手中兵力不足,需要一支实力足够的帮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担心清军主力都南下了,蒙古各部被李自成招诱背刺他。

 李自成一直在这样做,而且成果也不小,至少西北几个蒙古部落都已经暗中向他输诚,以此换取贸易权,说到底他们对我大清也没什么忠心,无非就是打不过而已,但现在我大清遭遇一连串失败,连皇帝都被掳走,还指望他们像过去一样畏惧是不可能的。而李自成至少目前看来,实力依然很强,所以当做备胎也不错,蒙古各部要的其实就是贸易或者说粮食,他们一样也要面对饥荒天灾,谁能给他们粮食,谁就可以得到他们的象征性臣服。而目前北方两大集团里面,多尔衮才是最缺粮的,相反李自成稍微好点,后者好歹还能时不时从南京敲诈点,杨丰也给了他不少的新作物……

 地瓜已经开始推广。

 实际上现在关中很多地方已经过上吃地瓜秧的日子了。

 李自成也有银子,几千万两银子在手,他就是买也能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