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我们是清白的,我们是清白的(第2页)

 他要银子时候的确可恨,可他镇压在北方,是真能确保江南的秩序稳定。

 但现在他被困武昌啊!

 虽然他牵制了多尔衮,但多尔衮也困住了他啊。

 他现在可管不了下游,就马士英那点人也很难打过刘良佐,主要是不敢放开对南京的封锁,但这时候如果左良玉再杀出就只能崩溃了,所以想要确保自己这边安全,就只能帮马士英,把战线维持在扬州到南京。

 就这样团练终于参战。

 而且不仅仅是苏松常镇等地,此前还在浙江的张国维,也同样率领包括金华团练,或者说许都所部,总之浙江各地团练,再加上他自己拼凑的官军,还有徽州武状元黄赓的徽州团练开始北上增援。后者就是黄澍族兄,崇祯十六年的武科举殿试状元,据说使几十斤的铁鞭,清军占领南京后先是在宣城抵抗,宣城失守退守丛山关,清军进攻失利,然后已经投降的黄澍出马了。总之随着刘良佐的围攻扬州,江南各地士绅也终于意识到了再观望就危险了,他们可以不管大明怎么样,但不能让这些骄兵悍将们杀到他们家园是一致的原则。

 目前这种局面对他们来说甚至比多尔衮占领南京更坏。

 在这种失去了皇权约束,失去了规则约束的情况下,这些骄兵悍将真要是杀到他们那些美丽的园林,那就是一场浩劫。

 屠城都有可能。

 话说屠城这种事情刘良佐就难道不会干吗?

 所以面对危机,也算是一场江南总动员了。

 而此时杨丰却已经在和多尔衮谈判了。

 当然为了确保互信,还是和上次一样,杨丰乘坐他那艘战船,而多尔衮则在一百米外的岸上,为了能够互相听清对方的话,杨丰特意向多尔衮赠送了那个电喇叭,让滚滚感受一下高科技。至于他当然是把那台音响搬到船上,还特意做了個架子,把话筒放上面,然后放在桌子上,坐在桌子后,摆着茶杯,还是老式带盖的,前面竖着防弹玻璃……

 很有派头了。

 “吭,能听清吗?”

 他说道。

 说完还端起茶杯,很享受般喝了口茶。

 品茗。

 什么茶不知道,反正是这时候最顶级绿茶。

 “有话就说!”

 多尔衮说道。

 他坐在太师椅上,上面依旧打着黄罗伞盖,而一个亲信给他拿着那个电喇叭,在他两旁是无数严阵以待的清军士兵,虽然按照约定没有架大炮,但斑鸠铳还是有上百支,都架在那里瞄准着杨丰,士兵还不时移动一下火绳。

 他其实不想谈,尤其是不想以这种方式谈,他又不傻,杨丰真有谈判诚意就不会等到现在了,这个家伙从始至终都对我大清抱有极深的敌意。从他对待大玉儿姐姐母子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从没考虑过和我大清和谈之类,但凡还有点犹豫,也不至于公然把大玉儿姐姐搞的宾客盈门。所以这场谈判无非就是想再羞辱一下我大清,仗着外面无法攻破武昌,出来抖威风,而以这种方式意图就更明显了。但问题是清军士兵,包括部分将领,尤其是那些汉军,还有刚投降的,甚至蒙古,就连满珠习礼都要求接受谈判,至于理由当然是为了尽快救出他妹妹。

 而真正目的……

 他们不想当炮灰死在武昌城下。

 进攻到现在死伤都上万了,别说攻破武昌,连攻破的希望都看不到。

 多尔衮是为了尽可能减丁,他们可是被减的。

 他们也不是傻子。

 不至于连这都不懂。

 跟着我大清是为了当奴隶主,是为了吃香喝辣,虽然当炮灰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得有个限度,超出他们接受的限度,他们再倒戈背刺我大清也不是做不出来的,甚至八旗满洲内部也有大部分支持谈判。

 理由当然也是为了救出太后皇帝,但实际上是他们也不想死。

 八旗满洲的确没当炮灰,但问题是这里的水土不服,疫病横行,让八旗满洲同样每天大量死亡,最多一天甚至上百原本战场上骁勇无敌的八旗满洲勇士,被各种他们从没经历过的疾病折磨死。甚至现在军营里还躺着上千奇形怪状的病人,有肚子大的恍如孕妇,有腿粗的像腰,然后都躺在那里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