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鳌少保,千万不要火并啊!(第2页)

 同样多尔衮也不急于换福临,只换回大玉儿姐姐对他有利。

 多尔衮无言以对。

 你得添几个人。”

 说到底还是我大清自相残杀最符合杨丰的口味。

 这里面没有一个有兵权的,别说孔有德这些,祖大寿这些也没要,光是一群纯粹的狗,一道命令全都抓起来就行,也不会影响我大清朝廷。虽然他们都是尚书侍郎,但我大清满尚书才是说了算的,朝廷什么时候轮到他们说了算?

 “谁?”

 实际上各地卫所也没改。

 所以锦衣卫当然也依旧保留着。

 杨丰得意地看着多尔衮。

 总有一天豪格会觉着自己的实力已经足够干掉多尔衮。

 要想换你们太子,就必须交出陛下。”

 内战!

 的确,他们怎么可能和大玉儿姐姐比啊!

 杨丰一口气念了近二十个名字。

 杨丰一副看起来很不情愿的样子。

 “要换就加上这些,不换就拉倒,反正我觉得大玉儿姐姐在某些方面还是能给我带来快乐的,再说她可是给林庆业赚了不少银子,我在里面也有份的,这种交换对我来说损失还是很大的。”

 杨丰一副仿佛很回味的无耻嘴脸说道。

 岸上的八旗满洲们都愤怒地看着他。

 而那些汉军则表情复杂……

 的确很复杂啊!

 甚至都可以说毁三观了。

 整个谈判画风都是毁三观的,让他们都感觉诡异,所以他们投降的就是这样一个势力?一个皇帝被人家抓去,太后被人家拿来接客,现在居然还谈判换太后不换皇帝?这都是什么鬼啊?

 这都是些什么操作啊?

 三观都崩坏了!

 “摄政王,不如以其太子与那女人换回陛下!”

 一个看起来很彪悍的将领终于忍无可忍,上前对着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脸色一沉。

 “我是无所谓,你们要想以懿安皇后和太子换福临,那我就给陛下上奏,应该会恩准,毕竟长嫂如母,陛下对懿安皇后还是很尊重,不过还是得加上我说的那些人,另外我只能说有可能恩准,但也可能不同意,总之那就伏听圣裁。”

 杨丰开心地说道。

 李自成……

 他当然不会同意。

 一旦朱慈烺回到南京,就等于南京有了核心。

 现在对他最好了。

 看看这不到一年,南京就因为争权夺利搞的都快乱战了,越是这样的南方对他越有利,相反一个新君哪怕仅仅是监国的存在,也会让南方各地有了新的核心,然后重新凝聚在这个核心周围。说到底朱慈烺和别人不一样,他是太子,储君,如果他在南京那都不需要谁批准,他就是自然的新主,纵然不称帝也是监国,天子在外太子就是监国。然后其他各地都遵从监国号令,大明在南方的统治体系没乱,三百年天子的招牌也在,现在的混乱只是因为没有做主的。

 南京朝廷也不行。

 因为制度上南京朝廷就管不了其他各省。

 但朱慈烺可以。

 他只要回到南京,大明就会迅速恢复成一个整体,一个掌握十省之地而且拥有最大产粮区,最大财富来源的整体,在人口财力粮食方面依旧全都遥遥领先的整体。但他只要还在清军手中,而崇祯也不任命监国,那么南方就是一盘散沙,就算不打起来,地方也会自行其是而不是遵从一个核心。

 同样也就永远团结不起来。

 所以李自成不会放朱慈烺回南京的,而杨丰这么说就是告诉多尔衮这是不可能的,就算多尔衮想放朱慈烺回来,给李自成制造敌人,杨丰也不会做这个交换。

 当然,如果他硬要送回来,那杨丰的确拦不住。

 但福临却不会给他。

 所以他最好想想到时候怎么面对两黄旗的愤怒。

 “陛下尚幼,无法执政,换回也没用,圣母皇太后回来以后可以代陛下执政,朱慈烺在咱们手中,想换回陛下随时都行。”

 多尔衮压抑着怒火说道。

 “摄政王,纵然陛下年幼,难道就能让他受辱于敌人?太后女人,回来能做什么,更何况……”

 那人欲言又止。

 多尔衮瞬间站起,怒不可遏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