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杨丰与大玉儿的再续前缘(第2页)
只要八旗人口保住,像这些阿哈尼堪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一钱不值的奴才而已,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他们敢投降那妖人,等摄政王大军凯旋统统抄家灭门。
光想着跟随我大清荣华富贵可不行,得给我大清卖命才行。
他们为大清尽忠的时候到了!”
大玉儿姐姐催马说道。
紧接着她直奔南岸。
不得不说她还是很明智的,因为这时候杨丰已经到三河……
“什么,跑了?”
杨丰看着跪迎在自己马前的本地豪绅们。
后者一个个顶着金钱鼠尾,趴在地上战战兢兢,话说他们也是赌,毕竟杨丰出了名的喜怒无常,说杀你全家就一定杀你全家,而且指不定拿出个什么理由杀全家,所以想获得特殊对待,就得拿出能捋他毛的,光投降可不够,得卖建虏才行。
“回柱国,罪民侄子在宫里当差,昨日他突然逃回,说建虏伪太后已经准备弃京城南下,宫里都在收拾金银,他趁机偷了一包金银,找机会溜出,他说此事瞒着外面。那建虏在京城留守的也就万把老弱而已,剩下全是妇孺,她不放心城内旧人,一旦城内倒戈,那时候他们跑都跑不出去,故此还不如弃京城南下保定。将守城之责交给汉官,后者敢倒戈,就等多尔衮回来杀全家,不想倒戈就死守,左右他们是跑到保定去可以看着了。
按着我那侄子打听的,此时建虏应该已经出京城南下。”
一个老乡贤趴在那里,低着头诚惶诚恐地说道。
当然,哪有什么侄子太监?
他儿子就在卢沟桥给我大清圣母皇太后送行呢,大玉儿一行还没出京城他儿子就派家奴送信回来,所以他很确定的知道这时候已经走了。要不是这样他也不敢出来迎降,最多也就是关起门先看看,但既然建虏都跑了,那还不迎降就是傻子了。
不仅仅是他,包括京城留守的官员士绅,其实也已经准备好了迎降。
一年换了三个主子啊!
就这频率,怎么可能还有死守这种事情。
“玛的,邺园兄,这里交给你们,若京城迎降则进城,暂时不要杀那些官绅,但也别答应他们什么,他们这些人罪行得由陛下定夺,若其不降,则拿下通州等着,我去追大玉儿。”
杨丰毫不犹豫地转头喊道。
紧接着他催动了骆驼。
李之芳和杜李还想问他一些事,他已经蹿了出去,紧接着后面他自己的两千扈从也催动战马,李之芳和杜李两人互相看了看,最终也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然,杨丰已经顾不上管他们,这家伙催动骆驼,带着后面驮装备的骆驼和两千扈从,在冬天冰冻的荒野中直奔通州。不得不说大玉儿姐姐搞得他猝不及防,这个女人的确不是善茬,不过游牧民族出身,在这种事情上的确没什么负担。不行就走,反正对于我大清来说最关键的不是京城,也不是地盘,而是八旗越来越宝贵的人口,或者说八旗满洲越来越宝贵的人口。她留守京城的结果只能是被京城士绅卖了,后者会拿她当礼物献上,以此换取不会遭到杨丰的清算。
那样杨丰的确不好清算,毕竟这功劳也不小了。
大玉儿姐姐就是看透这一点……
只要不傻都能看透。
京城士绅一年换了三个主子,跪完李自成跪多尔衮,哪次都跪的可以说很干脆,这要说不会跪杨丰那也的确没人信啊。
(崇祯无能狂怒中。)
“她为何去保定,保定有什么能跟她们一伙的吗?”
杨丰突然问旁边跟随的扈从,后者是李辅明旧部,他的扈从目前以营为单位,总的为一旅,然后三千扈从分为六营,军官都是这种老兵。如原本李辅明的家丁,白广恩的家丁,这些人都是死人堆里爬出的,几百人级别的骑兵作战经验无比丰富。实际上打仗杨丰基本只负责冲,这些军官负责制定战术,在战场上指挥士兵,然后剩下只需要跟着他冲就行。
明军缺陷就在这里。
大兵团野战能力缺失,小规模骑兵作战反而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