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你总是心太软(第2页)
所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袁继咸。
袁阁老叹了口气。
“殿下,老臣请往九江督师。”
他向着坐在御座的公主殿下行礼说道。
“临侯,你这就没意思了!”
马士英不满地说道。
合着你也不敢保证九江的江西团练会不会血战到底?你去督师个屁,等你到九江也得半个月后了,你大不了临危一死报监国,但江西耆老会该投降还是要投降。甚至伱这就明说了,你其实不敢保证江西耆老会,这些家伙真要是李自成过九江,他们还是有极大可能会赶紧跪了。这样还怎么抵抗,大家齐心协力的事,现在李自成刚到汉口就跪了一家,还有一家在准备跪,转眼去了五分之二。
这群虫豸!
“大王,老朽的确难以尽快赶去,倒是大王可以。”
袁继咸立刻对杨丰说道。
“不去,咱们也别说那些废话,我就是个来帮忙的,帮忙是什么意思相信诸位都清楚,关键的活得你们自己干才行,保的又不是我的万贯家财。
说到底还是银子的事。
拿出一百万两,我做保人,告诉九江守军,只要撑到下游援军赶到,一百万两就是他们的,我给他们主持分,我就不信他们连我都信不过。现在就做出决定,来不及凑银子就从银行借,然后五百里加急通知九江守军,李自成前锋就算已经向九江,这时候最多也刚到而已。九江守军也不会一下子投降,毕竟下游还在打,江西团练还没撤,江西耆老会还没做出决定,那这时间也还来得及。”
杨丰很干脆地说道。
他的银行已经开到南京了,毕竟还得管理大笔金银。
阁老们无言以对。
这他玛的……
好像也真是最好办法了。
“那就这么办,只是这银子就得有人认了。”
马士英说话间看着张国维和顾锡畴。
只能浙江和苏松等地认啊。
江西士绅肯定不会掏钱,淮扬就不用提了,现在扬州都那样了,也就是原本应天巡抚辖区掏,但应天巡抚辖区里面池州,太平,甚至应天都是前沿,清军可依旧控制滁州和全椒。而徽州刚刚遭遇之前扬州之祸,损失巨大,要他们掏钱也的确有点强人所难,只有苏松常镇是后方。
尤其是苏松常。
另外还有浙江。
“银子可以认,但朝廷终究也得拿出些安抚地方的,纵然都是忠义,这一年他们掏的银子也太多了。”
张国维缓缓说道。
这都成提款机了。
尤其是苏州府还在改革呢,本来士绅就是勉强接受,你压榨了他们这么多次,总得给个甜枣安抚一下,哪怕只是些象征性的呢?
“这样啊,殿下,我听说苏州耆老会派出耆老,也是神庙时候老臣,还是名儒顾天叙顾太公,到京城来,召集各地耆老,大儒,一同辩经,辩君,社稷及民三者孰轻孰重。既然如此,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由殿下主持,请他们一同到宫中议军政得失,殿下女子,且年纪尚轻,多听听这些耆老贤达意见,也是尊贤敬老。”
杨丰说道。
顾锡畴在一旁忧郁了一下。
“还有此事?顾阁老,这位顾太公您可认识?”
公主好奇地说道。
她真的只是好奇而已。
“回殿下,乃家父,至于此事倒是的确,据说是松江团练统领,都察院御史陈子龙提议,家父只是受苏州耆老会所托而已。”
顾锡畴无可奈何的说道。
所以杨丰这个混蛋又把屎盆子扣他爹头上了。
明明是杨丰搞出,现在成了陈子龙提出,他爹振臂一呼,但这件事的确让人精神一振,这样就等于把原本仅仅是耆老会地方议政,一下子扩大到了整个监国控制区,一个全国性的巨型耆老会成形了。
这可是耆老们早就幻想的,原本府的耆老会,然后省的耆老会,现在要有全国的耆老会……
盛世啊!
盛世可期啊!
“既然如此,那就依东海王。”
公主殿下说道。
而就在此时。
九江。
迎恩门。
“快,快开门,本官湖广巡抚!”
堵胤锡骑在马上,朝城墙上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