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渡与自渡,坐而论道!(第3页)

“我已明悟己道。”

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坚定。

陈朵起身,双手合十回礼,交流至此,她的举止间已尽是从容和自信。

当然,既然要进行交流,自然是要有个主题,而此番主题无疑是以陈朵为核心,因此,所有人的目光都纷纷朝陈朵聚集。

很显然,他这是想要以佛理论道,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

……

解空大师听后,低头沉思,手指缓缓捻动佛珠,木质的佛珠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在静谧的竹林中格外清晰。

他眉头微蹙,似有所悟,却又仿佛陷入了更深的思考,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映照在他袈裟上,更显庄严。

一直关注着二人论道的周圣,此时也忍不住开口。

“的确……”

到此为止,这场论道也便结束,夕阳终于落下,夜晚降临。

“……”

“陈施主所言,实乃大智慧。”

他语气庄重,带着一丝敬佩。

“‘渡’,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探索的过程,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旁的黄月英见状,轻轻眯眼:

他虽然并非“绝顶”,却也从中悟到了不少道理。

片刻后,她收回目光,语气平和地说道:“大师,我曾深陷囹圄,身不由己,是“天庭”的各位、是夏烨,教会了我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我’。”“他们给予我的,并非直接的解救,而是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道’……这便是自渡!”

“我之道,源于蛊,却不止于蛊。”

于是……

他说着,目光炯炯地看向陈朵,等待着她的解答。

他说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接着……

“渡人与自渡,如同这阴阳两面,互为表里,不可分割!”

但在此之前,由于陈朵之道是他们从未见过的道路、看似是佛道蛊道、实则却是一条真正的济世救人之道,甚至要比华佗所行之“医道”更加纯粹,自然想交流一番。

竹林间的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也吹动了几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陈朵略微沉吟,眼神飘向远方,似乎在追忆着什么。

“每个人的‘心’不同,其‘苦’亦不同,所需的‘渡’自然也不同,因此,自渡才是根本。”

听到这里,夏禾突然伸手、紧紧地握住陈朵的手,眼中满是心疼和欣慰,她能感受到陈朵的变化,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一种真正的成长。

“不知陈施主以为如何”

听闻此言,众人都不禁动容,旋即陷入思索。

第二日一早。

他说话时,语速缓慢,每个字都带着独特的韵律,仿佛晨钟暮鼓,敲击着众人的心扉。

待众人收言,他便又再度开口。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仿佛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哲理,已然进入了一个悟道的玄妙之境。

诸葛孔明轻摇羽扇,嘴角含笑:“道友所言极是,每个人的‘心’都不同,正如这世间的草树木,各有其形,各有其态。”

其如同丝线般缠绕,却又不断变化,时而聚拢,时而散开,最终形成一个类似于蛊虫的形状。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

“只有先渡己,才能渡人,只有自己真正解脱了,才能真正帮助他人解脱。”

她语气平和,却字字珠玑。

在众“绝顶”的邀约下,陈朵又再度坐下,开始交流论道,也算是巩固一下陈朵刚刚突破的境界。

就这样,这场论道持续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众人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而经过一番商议……

一众“绝顶”也定下了此番随陈朵一同去组建势力的人选,一个是华佗,其可随陈朵一同济世救人、属于同道,而另一个则是司马懿。

之所以选择司马懿,是因为陈朵本身要建立势力、所欠缺的还很多、需要一个有足够经验的家伙辅佐……

同时,其此番要前往的目的地也并不太平,有司马懿在,必然能知道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