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是天后,更是母亲(第3页)
“一个呢,是抱得美人归,现在,雍王妃又有孕在身,显儿已经没有脑子想其他的事情了。”
“另一个呢,虽然年纪还小,可心思也着实难测,也不知道他整日里想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所以……”
“说不定,他们只是随便聚一聚。”
李治撇嘴:“媚娘,你不实在。”
“你呀,就是偏心他们两个。”
“这件事,要是贤儿做的,你早就发怒了,怎能还帮着他们遮掩?”
“圣人不也是一样?”
“难道,圣人就不偏心吗?”
武媚娘可不是那种非要在皇帝面前逆来顺受的女人,这一针,嗖的就戳到了李治的心尖尖上。
“圣人偏爱贤儿,从他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圣人也要理解媚娘,弘儿也好,贤儿也好,本就是以国之储君的资质来培养的。”
“而显儿和旦儿呢,一直以来性情也不够刚硬,也不符合储君的资质,圣人需要的,是可以承担大唐重任,一个有作为,有能力的储君,而媚娘呢,自然是偏爱自己的儿子。”
“于是,我们各有所爱,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武媚娘这位天后的可贵之处也就在于此了,或许人们通过史书的只言片语妄加判断,通常都会认为,李治懦弱,无法掌控妻子。
而武媚娘呢,阴狠毒辣,竟然鸠占鹊巢,如果不是李治这么软弱,武媚娘早就死他一万次了!
还能由着她祸害大唐?
还当什么女皇帝?
直接就被赶下去了!
废后都是轻的。
被弄死是很可能的事!
这如果是在别的朝代,可能还有些商量的余地,可这是在大唐,在李治做皇帝的时候。
他又不是没有干过这样的事!
他根本就不惧怕因为杀害皇后将要承担的道义上的谴责,大臣们的唾沫星子,也干扰不了他分毫。
更何况,现在站在大唐朝堂上的这些大臣,有哪一个不是希望武媚娘早早去死的呢?
谁会因为她的死,就去和李治死磕?
可是,李治偏偏就不会这样做。
正是因为,武媚娘就是不会把李治单纯的看成一个帝王,一个君主,在她面前的,是大唐的统治者,更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夫妻情分。
她这样说,正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认认真真的剖析李治和自己的内心。
所说的,也是切中要害的。
李治呢,毕竟是君王。
他需要的不只是可以熨帖他那颗脆弱的小心灵的温柔的儿子,更是要为帝国物色合适的继承人。
李旦还太小,看不出未来会有如何的变化,但是,李显却是可以确定了,是不适合做皇帝的。
既是如此,李显就已经被李治放弃了。
而武媚娘呢?
当娘的,总也不会考虑到底谁才是适合大唐帝国的继任者,她需要的就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有小太平,又有李显李旦就足够了。
至于李贤,他本就不和她这个做娘的亲近,武媚娘又为何一定要给他更多的关爱。
两个人的偏重,自然是各有不同。
更何况,武媚娘根本就不需要一个精明强干的儿子,儿子们那么有本事,是想做什么?
想要夺了她的权吗?
李治当然认同她的观点,不过呢,却也没忘记要提点一下这位可敬可爱的天后娘娘。
“媚娘啊,我们都是一样的。”
“你呢,也不要忘记,自己也是贤儿的亲娘,不能只把自己当做天后。”
天后?
母亲?
武媚娘一愣,那颗心,仿佛突然之间就被拉扯了那么一下。
在寻常人家,母亲就是母亲,就算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她也不会产生任何的身份上的纠结。
然而,在这宫廷里,作为生有许多亲生子女的皇后,武媚娘要考虑的,实在是太多了。
在亲生母亲的身份之上,还有大唐皇后的桂冠,有了权力,人的心态总归是会变化的。
普通人家的主妇,就算是贵为宰相之妻,她们也几乎不具备左右儿子的能力。
能够挨到儿子们长大,依然可以孝顺她们,让她们颐养天年,就已经是造化了。
可皇后则不同。
虽然作为皇后,还是要听从皇帝丈夫的指令,然而,因为身居高位,又在皇帝的身边,说是一点权力都无法掌控,那当然是假话。
别说是武媚娘这种本来就野心勃勃的女人,就是卫子夫那种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好皇后,看到儿子的太子之位有所动摇,不是也聚兵反抗了吗?
皇后,从来都是有权力的。
皇后,从来也不是单一的母亲的身份。
皇后,是可以左右帝国未来继承人的!
现在,李治点出了这个问题,这就说明,在她看来,武媚娘已经没有很好的将这两种身份融合。
身为母亲,她不喜欢李贤,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是做父母的,大多都有一个偏爱。
可是,作为大唐的皇后,武媚娘可就不能任性了。
李治也不会由着她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