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254章 她竟然还敢回来!(第2页)

 大多数时间,我可以很正常,但偶尔我也会病发,我的大刀也不知道会向谁的头上砍去。

 人选太多了。

 而武媚娘牌小铡刀的名额却也有限。

 时不时的抽一位,即可以树立威权,又可以消遣解闷,简直是多种优势集于一身。

 就看你敢不敢干了!

 很显然,武媚娘就是这么一位敢想敢干的女人。

 在这个只认同男人才能够在政治上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时代,毫无疑问,武媚娘是给那些口若悬河的大臣打了个样。

 别只顾着用嘴说,有本事,你们就坐到这最高的位置上来,看看你能不能像我这般为所欲为!

 狄仁杰猛然发现,李贤的鬓边都已经渗出了点点的细汗。

 看来,虽然嘴上说的信心十足,太子的内心还是很焦急的。

 真的会来吗?

 万一,在这里驻守一晚,啥也没发生,一个吐蕃人都没有捉到,他打算如何交差?

 那样的话,这件事可就该闹大了吧!

 皇城里,现在又是个什么反应?

 肯定是瞒不住的。

 现在,应该已经传到天皇天后耳朵里了吧!

 他们两个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派出兵马来援助?

 难道,他们打算偷偷的来。

 所有的人马都打好了埋伏,就等着贼人出现就从天而降?

 将这些心怀鬼胎的吐蕃人,一网打尽?

 与并不信任李治的王勃不同,狄仁杰忠于的,还是李唐这个整体,他维护的,可不只是李贤这位太子。

 如果,今天的太子换成其他姓李的人,他也一样会赤胆忠心。

 充其量,不过是认为,有李贤这种有能力的人,大唐会发展的更好。

 但是,如果李贤不幸扑街了,他们也并不会想着帮李贤这位天之骄子报仇雪恨。

 对这一点,李贤已经看的很清楚。

 他也不怪他。

 作为大臣,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在关键时刻,挽狂澜于既倒,这已经是狄仁杰的大功德了。

 而今,相比只想抓住贼人的李贤王勃,狄仁杰要考虑的,可就更多了。

 他可是几个人的主心骨!

 太子刚刚可是明说了的!

 几个人中间,说了算的,可是他这位大理寺少卿!

 就算是没捉到人,那也无所谓。

 或者说,对于狄仁杰来讲,这或许是更好的一个结局,因为,至少,这可以保这一夜的安宁。

 而这一夜,如果能够平安度过的话,至少可以保证,明天他可以把一个完完整整的太子送回皇宫。

 至于李治会如何处置,武媚娘又会如何依据这件事,兴风作浪,都已经不是狄公要关注的事情了。

 这样想来,这样竟然比真的捉到了人,还要更完美一点。

 谁知道,那吐蕃人到底是揣着什么样的坏心思,而他们,又真的可以打得过吗?

 不过,总还是有李治在背后托底吧!

 一定有的吧!

 就算是不关心自己的亲儿子,总也不能对吐蕃来的细作不管不问吧!

 一想到这里,狄仁杰的心里就重新燃起了希望!

 皇宫里的人,应该就在四处埋伏吧!

 就算是陈沧陈海,也都是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思虑周全的猛将了,他们不会因为太子说不需要带着人,他们就真的什么人也不带着吧!

 城里到处转悠的,都是金吾卫,又不是摆设。

 到时候,平康坊这边若是出了乱子,该是一呼百应吧!

 没办法,关键时刻,就算是冷静机智如狄公,也不免将信念投诸到一些不切实际的玄学之上。

 只有这样想,他在这里才能呆得住。

 悉悉索索……

 悉悉索索……

 小院之中,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就在这里,短暂的时间之内,竟然是仿佛关闭了音感,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于是,就好像是那书里写的,这地方静的,仿佛是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而在这样,静的异常的地方,猛地出现这么一点点细微的声响,就绝对不会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个嘴,已经是不能张开的了!

 绝对禁忌!

 在后宅和前院之间,有那么一个小小的过渡地带,便是一个垂花的照壁。

 透过照壁精美的镂空,后宅的人也可以隐约之间看到一些前院的动静,这样关键的位置,当然也是应该安排个人的。

 必须的。

 要不然,这大脑和四肢如何联动?

 如何流畅的传达彼此的意图?

 那么,现在,这个关键人物是谁?

 是谁!

 哦哦!

 还能是谁?

 当然是太子李贤!

 只能他亲自来了!

 谁也不成。

 谁也不能把他的计划完美的执行,只能是他,毕竟,虽然看起来是王勃在张罗这件事,前前后后的忙活。

 但实际上呢,事件的进展,还是掌握在李贤的手中的。

 自从王勃把这件事汇报给他开始,就已经是这样了。

 说话是不行的。

 只能用眼神来表达。

 就在刚刚,李贤把狄仁杰甩到了一边,大步流星的就走到了照壁的背后,通过皎洁的月光,给站在照壁另一端的小婢女,传达了一个明确的指示。

 一切如常!

 千万不能露出破绽!

 来了!

 真的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