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帝后摊牌(第3页)
让他当了皇帝,他能顶什么事?
然而,帝国的事情,总是千头万绪,一件更比一件重要,总要有一个拿定主意的人。
所以,成年的太后,往往就是小皇帝的生母,便自然而然的承担了这个决策人的角色。
因为大臣们需要有一个主事的,给他们拿主意的,做请示的人,女人就要站出来,听着,看着。
承担责任。
当他们不需要了,小娃娃长大了,为他们鞍前马后十余年的老太后,便可以向后转,去养老了。
这还不说是大臣们在利用老太后吗?
而老太后们呢?
也照样还是禁不住权力的诱惑,总是想要把实权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时间越长越好。
你不让她当这个太后,她还不乐意呢!
实际上,面对这种情况,要么,就让我做皇帝啊,我就可以给你们出谋划策,拿定主意了。
要么,我就什么也不管。
我凭什么帮你们拿主意?
凭什么帮你们担责任?
你们不是说我是深宫妇人吗?
不是什么都不懂吗?
我既然什么都不懂,那我也不该拿主意,我是太后怎么了?
我只需要呆在后宫里,美滋滋的吃香喝辣,至于帝国如何,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们男人不是很有本事吗?
这世上的事情不是都你们处理的吗?
那么,还是你们处理好了,我一个深宫妇人,就不参与了,我参与的多了,你们就说我干政。
我要是干不好,你们还会说我果然就是个女人,不成事。
这岂不是两边方便?
绝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武媚娘之后没有女人再做了皇帝,其实也并不是纯粹是她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为什么女人只要是掌了权力,就被教育一定要安分守己,只能做一个好太后了呢?
为什么男人只要是夺得了权力,就全都不约而同的去做皇帝了呢?
如果太后真的这么好,如果,只要掌握权力就好,那为什么男人不去做太后呢?
他们甚至连太上皇都不愿意当呢!
武媚娘之前,如果有一个太后对大臣们说,我要革命了,以后这个朝廷就改姓吕!
改姓邓!
改姓窦!
你再来看看,有没有人会同意,他们这些大臣,会不会同样跳出来反对?
要知道,大汉时候,窦太后和邓太后可都算是不错的太后,老老实实的管事。
充其量也就是任用一部分外戚,还是一些有能力的自家子弟,而她们这些女人,可都是被后世大臣搬出来做榜样,总是津津乐道的好太后。
她们做的这么好,也没有枉杀无辜,她们,应该是够格做皇帝了吧。
可事实就是,如果她们这样说了,不管她们干的好不好,是不是有能力,对朝廷是不是尽心尽力,她们,都可以滚下去了!
当皇帝?
你一个女人,哪里有这样的权力?
所以,不要为武媚娘之前的那些实权太后惋惜,也不要因为武媚娘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正朔的女皇帝而埋怨武媚娘。
实际上,这些都是托词而已。
历史上,比武媚娘还要残酷的男皇帝,那可不只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摞。
可有哪一个男皇帝会因为以前的男皇帝太狠毒了,就自我放弃做皇帝呢?
大臣们也是一样,他们会竭力阻拦武媚娘登基为帝,可却并不会阻拦哪一个男人去做新皇帝。
因为,他们早就默认了,做皇帝,那是男人的特权。
在武媚娘的时代,她确实是因为李治的退让和纵容获得了许多的权力,有了成为皇帝的可能。
但是,阻力也很大啊!
而且,只要是她愿意只做太后,不要登基,等到过足了瘾头,就把权柄交还给儿子,她应该
是可以得到更高一点的评价的。
这也是大臣对这位掌权日久的太后的期待。
然而,很多人似乎遗忘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武媚娘她和一般的太后一样吗?
她的手上,可是血债累累的!
这么多年,她也帮着李治做了很多的脏活,那些李治想要除掉的,自己有不好意思动手的,就全都推给了武媚娘。
而大臣们呢?
既然是给李家打工的,自然是不会说李治一个不字,可是,那么多的忠臣枉死,他们又怨气满怀,这怨气,总是要找个人给发泄出去的吧。
这可不就找上了武媚娘?
李治当政的这三十年,又造成了多少起无畏的血案?
这些血案,可全部都被大臣们记在属于武媚娘的小本本上了。
如果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权力,放任儿子做大,事实上,武媚娘也要认真的想一想,她真的可以善终吗?
那些对她恨之入骨的大臣们,真的会像他们自己承诺的那般,让武媚娘安安稳稳的退居二线吗?
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容易。
身为血债累累的一个老太后,武媚娘一直严密防范的,就是这些李唐的忠臣对自己的算计。
而想要真的把这些敌对势力都清除干净,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己把这个皇帝来当!
绝不假手他人!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武媚娘当了十几年皇帝之后,这些曾经也对她颇为反感,与她叫板的大臣,渐渐都凋零了。
延续到李显和李旦。
这两个武媚娘的亲儿子,他们就算是心中也有不忿,甚至是委屈,却也不能把生母如何。
在李唐忠臣眼中作恶多端的女皇帝武媚娘,就这样奇迹般的平稳落地,而她武氏一族的势力,也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不得不说,如果武媚娘不当这十几年的皇帝,还真的不一定比历史上的结局更好。
而现在,武媚娘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奋力的搏杀。
她已经看准了李显和李旦,这两个儿子,没有什么大志向,说句实在话,也没有什么阳刚之气。
日后,只要是他们两个当了太子,她继续掌权的计划就可以贯彻下去。
而李贤……
虽然他现在表现的十分孝顺,也尽力和武媚娘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天后始终不信任他。
只从今晚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个小子,心思太多了,太活泛了,在大臣们之中,也很有威信。
这些李唐的忠臣,他们可都是把李贤看成是个希望的,未来,恢复李唐,可都指望他了!
不管李贤现在做的多么好,姿态保持的多么出色,武媚娘也坚信,这个小子做了皇帝,是绝对不可能让老娘在他的身后垂帘听政的。
更何况,天后娘娘的最终目标,可不只是垂帘听政,她可是要走到前台来的一个人!
李贤,他绝不可能允许武媚娘走到前台来!
如果,李贤没有登上河州战场,或许,武媚娘还会有残存的一丝仁慈,或许会赌一把。
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了!
一个在战场上,面对刀光剑影都仍然无所畏惧的男人,让他掌握了大权,他又怎么可能躲在母亲的身后,做缩头乌龟?
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要怪,就怪李贤自己的命运不好。
虽然,这份命运,明明是武媚娘赐予的。
谁让他偏偏排行第二呢?
谁让李弘他竟然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