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天后要动手了?
作为从汉朝就开始向世家方向发展的河东裴氏,他们的家藏图书一定是非常丰富的。
而裴炎又是河东裴氏这一代之中的优秀人才,从年轻时开始,在弘文馆读书,就是以成绩优异著称的。
小的时候的裴令,那也是以读书小能手自居的,并且不是他自己吹牛,同样也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认可。
“如果,裴令可以有所贡献,拿出家藏图书来参考,也未为不可。”
见李贤松口,裴炎立刻就一通马屁拍上去了!
“只要殿下给机会,微臣一定是要效犬马之劳的!”
“只要殿下有需要,尽管提出来!”
啧啧……
裴炎这么积极,你要是再不答应就真的不合适了。
于是,李贤犹豫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吧!”
“既然裴令自己不推辞,那我就拉上你了。”
裴炎立刻喜出望外,他哪里是不推辞,他简直就是相当积极,恨不得明天就上岗!
什么劳什子的起居注?
写的再多,能有什么用?
太子组织编写的巨著面前,起居注那种东西就算都是裴炎一个人写的,他也觉得根本没有脸拿出来见人。
太子组织编写的!
那可是大篇啊!
妥妥的鸿篇巨著,绝对是能够流芳百世的!
如果可以在这样具有传世价值的文献上写上我裴炎的名字,那我不就发达了吗?
李贤实在是太阴险了!
对于文人来说,这样的诱惑简直是无法抗拒的!
名留青史!
令后人世世代代都记住我的名字!
这是每一位有晋升为权臣的官员都会想要去做的一件事。
毕竟,前人的成功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很多史学家,为了能够在著作上打上自己的名号,甚至还惹出了许多的风波,被骂的狗血喷头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那硬脾气的魏征的先祖,北齐名臣魏收,就是个名气大,有才华,却秉性脏污的人。
自从掌管了编写《魏书》的工作,他就把这项工作当成了他毕生的事业,当然了,还有他要挟别人的把柄。
为了这本魏书,北齐朝廷经常是唾沫横飞,拳脚相加,北齐距离北魏灭亡年代十分的接近,也就是说,现在站在朝堂上的这些大臣,很多先祖都是在北魏做过官的。
他们当然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先祖在史书上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魏收却并不是一个可以秉笔直书的人,有的人给他贿赂,明明她的先祖只做过北魏的城门令,那也可以改成大将军。
有的人明明先祖身居要职,就因为和魏收有私仇,还不是被大大贬低?
魏收的名言就是:你是何物?敢与收为敌?一支笔送你上天,也可贬你入地!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颠倒黑白,人品低劣的人,却依然还是把主持编纂魏书这件事给进行下去了。
不管编纂的时候,惹出过什么样的争议,至少,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啊!
在一部史书上,打上自己的名字!
你知道吗?
当那样的画面出现在一位权臣的眼前,只要想一想,只要看一看,就足够令他血脉贲张!
肾上腺素都提高了好几个点!
“那不知,殿下要考订的古籍是哪一本?”
裴炎打算打探出一些信息,之后就先回家恶补,你知道的,这种大型的著书立说的事务,说白了,绝对是个大工程!
就算是有裴炎的参加,将来加入进来的学士也绝对不在少数,比如,那被李贤屡次提及的王勃,他能不来吗?
他现在是去游山玩水了,是去寻找写作灵感了,可等到他回来,他能不插一脚吗?
一想到要和王勃较量笔力,裴炎就更加兴奋了,岂能让那小子踩在我的头上?
“确实是一部巨著,不过嘛,现在我还要保守秘密,等到宴请龟兹使者的时候,我会禀明圣人的,讨个好彩头嘛。”
裴炎很不屑:哼!
什么好彩头?
著书立说和好彩头有什么关系?
殿下的性情,真是越来越奇怪了!
这不是耽误事吗?
那龟兹的使者,到底什么时候才来?
鸿胪寺那边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要不要去打听一下?
…………
与此同时,终于赶在大宴开始之前赶回了长安的太子宾客王勃,居然没有立刻返回东宫向李贤汇报。
反而一转身来到了光德坊。
正是乐城侯刘仁轨的家!
为什么一向目中无人的王勃会来主动拜访刘仁轨?
这一点,让刘仁轨本人都是迷惑不解,完全猜不透王勃的心思。
幸好,自从回到长安,刘仁轨基本上就属于赋闲状态,朝廷呢,当然是礼遇他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的。
他还是不需要去吏部的衙门坐班的。
平日里,呆在府里的时候特别的多,也可以保证各路人马都可以见得到他。
也不会因为见不到他而惹出更多的事端来。
于是,此时此刻,刘仁轨就很幸运的见到了紧急赶来的王勃。
风尘仆仆的王子安,这一次离京也并不是完全的游山玩水,他是大唐在册的官员,还是堂堂的正三品太子宾客,虽然是完全的虚职吧,但是,身份地位也是在那里摆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