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青铜剑客

第912章 风雪送君去(第2页)


 诸葛恭弯腰道:“奴婢遵旨!”


 李瑛又道:“诸葛啊,有劳你冒着风雪去一趟通化坊宣旨,替朕送张相最后一程。”


 “奴婢领旨!”


 诸葛恭答应一声,立刻捧着拂尘走出含象殿。


 李瑛一个人枯坐在龙椅上黯然神伤,徒为生离死别伤怀。


 这也是继贺知章之后,李瑛麾下损失的第二位当朝重臣,又怎能不让他伤感?


 诸葛恭冒雪来到丹凤门前与张达相见,表达了皇帝的慰问之情,并与张达一起前往张家宣昭。


 风雪稍稍小了一些,在数十名甲士的护卫下,诸葛恭骑马跟着张达来到了通化坊,张宅之中一片恸哭之声。


 诸葛恭翻身下马,在张家的灵堂前当众宣读圣谕。


 “圣谕:张公为国尽忠,品德高尚,功勋卓着,至死方渝,今日陨落,实乃大唐之哀。


 自即日起,辍朝五日,由礼部、太常寺为张公举行国葬。


 追赠始兴郡公,授司徒,谥‘文献’,钦此!”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皇恩如此浩荡,张拯三兄弟急忙率领全家叩首谢恩。


 张九龄虽死,但以文官追赠郡公,也是莫大的荣耀。


 姚崇死后追赠梁国公,宋璟死后追赠广平郡公,张九龄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足可比肩姚、宋二相,足以成为韶州,乃至岭南人的骄傲。


 前年,贺知章死后被追封嘉兴县公,追赠太子太师,授勋柱国,相比于张九龄却是略逊一筹。


 次日,张九龄去世的消息迅速在长安传开,无数人为之惊愕惋惜,感叹大唐栋梁折损。


 礼部尚书东方睿派遣了郎中纪训前来通化坊为张九龄主持葬礼,按照国公的规格盛大发丧,接受满朝文武的吊唁。


 关中的这场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一天一夜,银装素裹的八百里秦川好似披上缟素,魏巍秦岭、茫茫渭河,仿佛在为一代贤相送行。


 来自各省、各州的使者纷纷冒雪来到京城,凭吊张相的亡魂,送他最后一程。


 由于交通不便,张九龄的遗躯至少要在家中停棺十日才能下葬,地点定在了长安城东的丰陵,陪葬未来的李隆基。


 毕竟张九龄的仕途大部分都是在李隆基手下度过,仅仅只是在李瑛手下担任了三年的宰相,严格来说,他属于李隆基的旧臣。


 通化坊距离太安宫不远,乐队的喇叭唢呐声传入李隆基的耳朵中,一连数日不绝,这让李隆基猜测肯定有大人物去世了。


 “外面何人办丧事?”


 经过连续几天的打探,李隆基总算逮住了一个新来的小黄门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