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青铜剑客

第978章 朕亲自去寻龙穴(第3页)

李瑛根据自己的记忆,又画了一张其他帝陵的位置,包括李隆基的泰陵、李亨的建陵、李豫的元陵等等,依然全部都修建在渭河以北。

此乃何故?

李瑛经过总结后得出结论,修建在长安城北的山上正好吻合传统的坐北朝南,依山傍水。

自己要是把帝陵修建在终南山上,牢固不牢固先不说,那就变成了坐南朝北,背靠大山,满朝文武肯定不同意不说,还会闹笑话!

没办法,李瑛只能放弃了把帝陵修建在终南山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选择一条捷径,那就是把陵墓修建在其他皇帝的山上,让其他皇帝挪窝。

由于李瑛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未来的这些皇帝有许多人怕是很难出世了!

譬如,由于李瑛把沈珍珠收入后宫,那么李豫的儿子李适肯定就无法出世了。

既然李适无法出世,那么李适的那些子孙肯定也就无法出世,将来的那些帝陵也就不复存在,或者换个主人。

在这六天之内,李瑛马不停蹄的考察了七八座适合修建帝陵的山川,最终将范围缩小在李隆基泰陵所在的金栗山、唐穆宗李恒光陵所在的尧山、唐宣宗李忱贞陵所在的北仲山。

“诸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认为这三座山峦之中,哪一座更适合作为朕未来的长眠之地?”

回到长安之后,李瑛把韦坚、东方睿、严挺之这帮随行的官员召集到两仪殿,询问他们的看法。

韦坚等人对这位大唐皇帝既钦佩又纳闷,也没听说陛下从前在长安周围考察过啊,为何他一出城就仿佛有先见之明一样直奔目的地?

要知道长安周围的山峦不说有五十座也有三十座,但李瑛带着他们考察的这七八座山峦全部都适合作为皇陵,从风水学上来说都是不错的胜地,陛下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在一番思索之后,这几个大臣都在心中猜测陛下应该是提前派风水师考察过了,在长安周围的群山之中圈定了这七八座山峦,所以才能做到未卜先知。

之所以带着这帮大臣出城考察,只是为了做个筛选而已。

但除了韦坚、李让稍微懂一些风水学之外,东方睿与严挺之完全不懂,因此不敢轻易发表看法。

修建帝陵事关重大,说对了还好,万一说的有纰漏,被人拿来大做文章,那就是弥天大祸。

既然东方睿与严挺之都不说话,韦坚也不敢出风头,委婉的提议:“建设帝陵事关重大,臣建议陛下召集满朝文武共同商议,群策群力,选择风水最佳之处建陵。”

李让附和道:“韦尚书所言极是,陛下不如召集满朝文武共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