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不曾料到(第2页)

  “知道,但夏皇逼死我爱人,这番血仇,每至入夜,都会让我痛的无法入眠,每每想起我那爱人的面容,想起她被逼离世时的绝望,我都恨不得立刻杀入皇城之中。

  可我知道纵使我将手中剑,练得出神入化,单凭我个人的力量,甚至拉上长令口所有的弟兄,也根本伤不到夏皇分毫,反而害了众弟兄。

  所以这么多年,我只能终日饮酒度日,不问世事,苟安于陋室之中。

  因为我知道在我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我的愤怒,在夏皇的眼里都会变得多么可笑。

  直到那日,我看到了世子殿下的那一篇伐夏文书,才知天下终有明事之人,而这明事之人,拥有足以抗衡大夏的实力。

  于是这一份文书,便成了一盏明灯,将我心中黑暗驱散,让我看到了些许复仇曙光,

  而那篇文书也同样照亮了整个长令口,

  在文书传遍长令口大街小巷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高伯雄的结局,

  唯一不同的是,或许斩他之人并非是我,而是其他将军。

  正棂的信,不过是让我更加坚定的重新握起手中的长剑。

  所以不论殿下,能来赴约否,在那伐夏文书如海潮般唤醒众人的时候,长令口的所有将士,就注定会举起那反抗的大旗,哪怕力量薄弱,哪怕血染山河!哪怕整城皆反,也掀不起风浪。

  所以今日,我以奸臣高伯雄的头颅为礼,领长令口一万三千八百名将士,投奔萧家军,报我血仇,亦还大夏一个清澈乾坤。”

  说到这,顾思卿已是抱拳半跪了下来。

  这一跪,铿锵有力,何其坚定,那将甲都发出了清脆的鳞片摩擦之音。

  而在来长令口之前,萧鸿于心中做过了无数的推演,有好的结果,也有坏的结果,但今日的情况,萧鸿当真未曾预想到。

  怎能如此顺利,自己都未费唇舌,这简直就是天降豪礼于自己。

  而且这可比新安城廖正棂的归顺,来的有意义得多。

  因为这次,萧鸿并没有使用任何计谋,更未发一兵一卒,仅是廖正棂的一封书信,便引得顾思卿,以及整个长令口所有将士,诚心来投。

  这不仅说明了,在大夏贪官污吏横行,早已成了风气,更加说明了,自己领兵出寒州,意义非凡。

  而有一便有二,或许接下来的战斗,还会有许多像顾思卿一样受到迫害,郁郁不得志的有识之士,诚心来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何愁大夏青天不复。

  萧鸿没敢有任何的犹豫,连忙上前欲将顾思卿扶起。

  可当萧鸿双手扶到顾思卿双臂之时,他才发现,眼前这个瘦弱的男人,力量竟大得惊人,若非萧鸿本身也是个力大之人,还当真扶不起他来。

  而随着萧鸿一把将顾思卿扶起,顾思卿的双眸之中却写满了震惊,因为方才他本就给自己设计了萧鸿无法将自己扶起,而向萧鸿求得一道恩典再起身的环节。

  可这萧鸿力量大的毫无道理,倒是自己方才的暗里反抗,好像成了笑话。

  就在顾思卿有些尴尬之时。

  萧鸿却是笑了起来:“顾大哥既是入了我萧家军,此后便是一家人,若再用这方式,可就真的见外了,顾大哥有何时不便直言之事,管说便是,只要合乎情理,萧鸿无不答应。”

  顾思卿闻言,心中惭愧,却还是直言道:“末将知道,萧家军以字头编营,而长令口这一万多将士,很有可能会被重新整编,编入他营,殿下,他们都是我的老部下,可否......”

  “哈哈哈,我倒是何事,惹得顾大哥,要以长跪相求,顾大哥大可放心,这长令口所有将士,萧某绝不重整,至于营旗也可顾大哥自行决定,另外,若今后,我们真能有幸战胜夏誉,除夏誉之外,凡抓到参与顾嫂一事之人,萧某皆不过问,全由顾大哥自行处理。”

  听完此话,顾思卿身心一颤,这么多年来,这是他第一次觉得,报仇指日可待,不经意间,顾思卿已是红了眼眶,曾多少次咬牙切齿的无奈,随着萧鸿的出现,得到了一丝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