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扛事

“靠爱国心赚钱……好吗?”

次日,前往魔都片场的航班上。

坐在张远身旁的吴惊犹豫许久后,侧过脑袋,轻声发问。

他认可张远的说法。

这么搞宣传,加强能激起观众爱国情怀的内容,是能提升票房的。

在这方面,他对张远丝毫不抱有志异。

因为那么多片子证明了他的眼光。

能赚钱,已经成为张远这个人在业内的标签之一。

但他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这帮老派打星……别看吴惊年纪不大,他还真是老牌打星。

他们更关注作品的动作戏是否畅快,能不能让观众看爽。

这就是经验主义的错误。

一招鲜,未必能吃遍天。

随着时代变迁,观众的口味是会变的。

而且审美的阈值会越来越高。

强动作,弱剧情和人物的影片,必然没落!

其实不止是动作片,以特效见长的好莱坞大片又如何?

初看特效,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侏罗纪公园》给全世界电影同行都吓着了,《阿凡达》给所有观众都上了一课,让你们知道知道什么叫新时代3d特效大片。

然后呢?

剧情越来越拉胯,人物塑造愈发僵硬,就剩点特效了。

其实《环太平洋》推出时,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后来哪怕是顶级大导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都说是给“粉丝”的一份情书。

可也证明了,这些片子越来越“粉丝向”,不再像《阿凡达》一样是划时代的全民作品。

包括卡梅隆自己的《阿凡达2》都有这样的问题。

特效看多了后,大家心里都腻歪。

何况就连特效都开始走下坡路。

功夫片也一样,看来看去,还是李连界打的帅,辰龙玩的花,后无来者。

所以吴惊对“爱国元素”提出疑问时,张远并未直接反驳,而是循循善诱。

刚好趁这个时间,给他个改变以往思维模式的契机。

“任何东西不创新,都会被时代抛弃。”

吴惊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他其实很怀念自己刚出道时的环境。

很简单,很纯粹。

一个英雄成长的故事,外加一帮懂行的功夫演员,就能攒出一部卖座的好片。

既得利益者,是最不爱创新的。

很多行业,甚至国家缓缓衰落,就是因为尾大不掉的利益集团在阻挠发展。

“京,其实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在‘玩人’。”张远很真诚的说到。

“搞清楚你的观众是谁,这些观众想要的是什么,你就能赚钱。”

“我说这片子是披着功夫外衣的抗日神剧。”

“说是利用爱国情怀,其实不完全。”

“这部戏的剧本,更多的是在利用爱国情怀中的负面一极,也就是仇恨。”

“这也符合好莱坞三要素中‘复仇’这个元素。”

“但爱国还有正面的一极。”

“我相信,正面的这一极,也就是民族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会是未来动作电影的共同主题。”

“真的吗?”吴惊见他言之凿凿,却半信半疑。

因为他接触的片子,尤其是到香江发展后的工作,多是负面主题的。

黑帮,杀手,打手,黑警,都是这种东西。

正面题材的他还真不熟悉。

“文艺工作,其实是政治的延伸。”

“要不咱们国家最早的电影厂都是国企,最早的文工团全是军队的。”

“别看现在改革开放了,其实都一样。”

“想要活好,还得跟着国家的宣传风向来。”

“全世界各地都是这样的?”

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为什么《阿甘正传》能笑到最后,勇夺六项大奖。

而同年的劲敌《肖申克的救赎》却一个奖都没拿到。

《阿甘正传》不就是美国梦的宣传片。

一个智力有缺陷的男人,都能凭借一根筋和好身体,最终大富大贵,还成为了苹果的股东。

而《肖申克的救赎》呢?

刚好是美国梦的反例。

一个银行家被诬告谋杀,在监狱里受尽煎熬。

最后即使在明知他是清白的,犯人另有其人的情况下,典狱长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他帮忙做账,转移资产还不能让外人知道,因此剥夺了他重获自由的机会。

这片子不光讽刺了灯塔国的体质,还讽刺了主流宗教。

毕竟“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同样的,到了99年的第71届金像奖。

《拯救大兵瑞恩》让斯皮尔伯格再获最佳导演,片子的口碑和票房也奇佳。

但同年的作品,《楚门的世界》分币未得。

这俩片子谁好看,谁更具现实主义意义,只要有眼睛的就都能看的出来。

金·凯瑞在《楚门的世界》中的表演,绝对是世界顶级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