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版本针对,三核战术!(第3页)

 当然,这也和edg还有很多赛程没打有关系。

 但这无疑也证明了,im战队的实力处于联赛的上游。

 im战队的风格,一言以蔽之——就是曾经s5春季赛那支edg的翻版。

 稳健、发育、运营、团战……上单amazingj也是一手祖传的大树。

 和im战队的bo5训练赛成绩,是三胜两负的险胜。

 赢的局,也出现了很多不应该的小失误。

 这个战绩要是被外界粉丝们知道,一定会大呼冠军魔咒出现了。

 哪怕im的实力很强,属于联赛上游,但ig所背负的期望值太高了啊,你可是世界冠军,从去年春天一直赢到现在,肩负无数粉丝希望,常胜不败的lpl霸主战队。

 在很多粉丝看来,把把三比零轻松碾压,一把都不输,才是ig应该有的表现。

 期望越大,要求就越高,落败时的失望和愤怒就越大。

 历史上,s5时期的lgd之所以被喷的那么狠,就是因为他们承载着巨大的期望,他们是代表着lpl牌面的一号种子战队

 可实际上,选手们不是机器,状态起伏,输比赛是很正常的事情。

 重要的,是失利之后能不能将状态调节回来,纠正自己的失误和弱点。

 赛后总结,ig众人总结了一下今天的训练赛表现,认为总共有两个问题。

 第一,有段时间没一起打了,队员磨合不足。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队员们之间的默契和磨合度只是生疏了,并不是完全丢掉了,保持高强度训练,很快就能找回曾经的状态。

 但第二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

 ig以往的打法,有些不适应这个版本。

 这个版本,必须围绕下路来搞事情,打野也必须选择肉食性极强的英雄,否则就会失去前期的主动权。

 这样一来,打野和上单可以选择的英雄就很有限了。

 ig最擅长的摇摆bp,很可能失去效果。

 而且,打野一旦选择了瞎子,蜘蛛,男枪千珏等等这类强势的英雄,队伍就会缺少前排和控制,必须由上单或者中单来补足。

 一般情况下,光靠辅助一个前排是不够用的。

 这和theshy,rookie在团队里的定位不太相符。

 当然,可以让姿态上场,他也会玩大树,巨魔这些英雄给双c提供足的输出空间。

 这样子打没什么问题,ig依然是一支强队,但跟以往独一档的等级相比,统治力将会大打折扣。

 毕竟春季赛时候的ig,最出名的就是中单卡尔玛或者璐璐,上野双射手的体系。

 三核乃至四核,ig都是能够打出来的。

 可现在不行了。

 比赛节奏的加快,更加需要carry位前期带起节奏,积累经济优势。

 像以前那样多核阵容,很难再出现了。

 而且theshy这个点,如果因版本被迫去玩功能性上单,carry能力下滑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要怎么解决这个团队体系方面的问题,是ig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ig训练室内,众人都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袁慎。

 之所以露出这般神情,是因为袁慎刚刚提出来的,对团队体系的建议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

 “让我们打得凶一点?”

 福满多面露疑惑,“什么意思?“

 如果是其他的职业选手,试图对团队的战术体系指手画脚,福满多大概率会不以为意。

 因为,并不是每个职业选手,都能根据当前版本的生态环境,去创造相应战术的。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职业选手,都不是靠脑子在打游戏,而是靠成千上万场比赛所磨砺的技术和本能在打游戏。

 就像某位光头的一拳超人,实力堪称无敌,可你问他为什么这么强,他本没办法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理论。

 别问,问就是天赋。

 但也有少数职业选手,是靠脑子在玩游戏的。

 这种类型的选手,往往担任着团队的指挥位,他们能充分的理解教练所布置阵容的战术意义,能够冷静的判断局势,做出最符合状况的指挥,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凯和doinb。

 某种意义上,两人都是天赋不够,脑子来凑

 操作看似平平无奇,毫无亮点,可有他在跟没他在时,队伍的状态却是两个极端。

 一支职业战队,教练组和分析师是帅,队伍指挥是将,其余选手则是兵。

 而在福满多看来,袁慎就明显是既有超凡卓绝的天赋,又兼具脑子的国宝级选手。

 这样的选手还有一个,那就是faker。

 尤其是对版本的某些超前理解,有时候连他都深受启发,ig现在有很多套路,都脱胎于袁慎提出的某些概念。

 所以,ig众人都很重视他的建议。

 “之前我们和韩国队总决赛第四局的那种打法风格,你们觉得怎么样?”袁慎反问道

 “很有侵略性,像我们lpl曾经s3、s4的打法。”

 姿态中肯的评价道:“但是,第四局能打得那么顺,主要是对手没料到我们风格会变幻的那么大,出其不意……再来一次的话,效果不会那么好,而且,那种打法我们失误率也很高,很容易被对面抓到机会。”

 曾经s3、s4的lpl赛区,就是热衷于打架,快刀斩乱麻的莽夫。

 这一点,姿态再熟悉不过了。

 可莽赢了欧美,却惨败给了韩国。

 因为lck队伍严谨的运营体系,最擅长的就是等对方主动犯错,抓住失误展开攻击。

 失误率高……是lpl式打法最明显的缺陷。

 在国内打比赛的时候,失误一次可能还能打,因为对面也会失误。

 但是对上韩国队,很可能失误一次,就会被滚起雪球,直到被活生生压死。

 “没错,那种打法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

 袁慎点了点头,他不否认这一点。

 “但优点也很明显,这种打法的进攻力非常强。前期打出理想的效果后,通过大量的人头经济,甚至能满足三核战术的资源需求,三条路都能在团战中站出来carry,接管比赛。”

 亦即,只要前期能凭借凶猛的进攻力打出优势,中期团战将会势不可挡。

 听到这里,众人明显感兴趣了,福满多说道:“你仔细说来听听。”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其实这种打法,我们以前也用过,只不过是对手比较弱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的虐菜阵容,比如什么五约德尔人,无前排阵容……”

 袁慎笑了起来,之前他们打一些弱队的时候,确实有过全线进攻的打法,甚至有一场十七分钟就推平了对面的水晶。

 “其实这两者是很像的,但是又不一样,因为这种新的打法,需要我们五个人的状态都在线,都不怕操作,都有自信去操作。

 不管对手的实力如何,我们都是最极端,最锋利的进攻矛头,无论对面是什么队伍,都给他一股脑捅穿。”

 会议总结完后,听袁慎说完大概的设想,大家表示都愿意尝试一下这种新风格的打法。

 这就是有话语权的好处了。

 袁慎当初要是没留在ig,转而去别的战队,或许他依然会是团队的核心carry位,但绝不可能有待在ig这般的待遇,整个团队,甚至愿意为他提出的设想,去尝试一种新风格的体系。

 改变风格,比更换核心选手的风险还要大。

 换核心选手,就像是汽车换引擎,引擎质量过硬,适应性不错的话,完全ojbk,可以无缝接盘。

 但改变风格,因是于从无到看的造一台新车。

 只能说,这是漫长时间的相处,日积月累下来的信赖。

 换了别的战队,绝无可能。

 不过,团队体系的变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具体的细节需要循序渐进的去完善。

 袁慎草创的设想,需要教练组和整个团队一起来完善、一起努力去研究和适应。

 这也就是ig能够这么玩,换成edg,就算是再怎么练,都是玩不起来的。

 除非换掉打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