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229章 众志成城,招募与采购两不误(第3页)

 在李云龙的带领下,众多老战士们迅速集结,他们三五成群,组成一个个小队,准备分头前往周边的村庄和村镇执行招募新兵的任务。

 李云龙亲自指挥着队伍,他那洪亮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

 “兄弟们,咱们今天的任务艰巨但光荣,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与他们一同出发的,还有之前独立团的一些官兵,不过他们肩负的使命有所不同,一部分人要深入各个村庄去收购粮食和各种粮食,他们怀揣着银元和法币,准备与村民们进行公平的交易。

 另一部分人则前往周围的村镇,大量购买各类家禽家畜,包括那些刚刚出生不久、充满生机的小猪崽和小鸡崽。

 这一切的安排,都源于陈振华的深谋远虑,他早就向战士们明确,未来的独立团驻地,不仅仅是锤炼官兵们战斗意志和技能的场所,更是保障部队物资供应、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地,要成为广大抗日根据地坚实可靠的大后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振华精心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条例,并亲自向各个村民传达,他积极鼓励周边乡村的农民们,大力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为部队提供充足的粮食和丰富的农副产品。

 在对待地主的问题上,陈振华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对于那些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大地主,坚决予以严厉的处理,绝不姑息。

 而对于那些相对安分守己的小地主,则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将他们与平民百姓一样进行梳理和引导,让他们也能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陈振华还向众人详细颁布了各种物资收购的标准,以确保交易的公平合理。比如,100 枚鸡蛋只需一银元,五只鸡也只需一银元,五只鸭同样是一银元。

 一只肥壮的羊价值五银元,一头成年的猪能卖到十银元,而一头健壮的牛则高达二十五银元,当然,除了明确价格,对于每一种物资的重量和质量也有着相应的要求。

 就拿收购的成年家猪来说,要求猪的体重达到一定的重量,不能过于瘦弱,以保证猪肉的产量和质量。

 而且,对于猪的健康状况也有严格的检查,不能是病猪或者有其他问题的猪,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猪,才能按照规定的价格进行收购。

 战士们带着明确的任务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各自的征程,他们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独立团的发展,更是为了整个抗日事业的胜利,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道路上,他们将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至于先期抵达的那 100 名兵工厂的人员,陈振华做出了妥善的安排,让他们暂时留在平顺县的大刘村驻地,协助开展房屋和场地的建设工作。

 这样一来,能够为未来独立团更多的官兵打造舒适的住宿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