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炮兵人才的加强和培养,修复P28冲锋枪(第2页)
但在陈振华的战略考量中,这样的数量远远不足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激烈战斗。以攻击小鬼子的一个中队为例,1000 枚手榴弹可能在一次战斗中就会消耗殆尽。因此,继续扩充手榴弹的产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陈振华深知,要想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充足的弹药供应是必不可少的保障。他明白,每多一枚手榴弹,战士们在战斗中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多一份生存的可能。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陈振华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沉浸在自己空间里收藏的那些珍贵书籍中,汲取其中关于武器制造和生产管理的知识。而一旦有了空闲时间,他便毫不犹豫地直奔黄崖洞兵工厂。
在黄崖洞兵工厂内,陈振华不仅仅是一个指导者,更是一位亲力亲为的参与者。他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们并肩作战,仔细观察每一道生产工序,认真倾听工人们的意见和建议。
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军工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兵工厂的生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在陈振华的关注下,黄崖洞兵工厂的手榴弹生产线,很快就迎来了全面的优化和升级。原本效率低下的生产流程得到了重新梳理,陈旧的设备经过精心维护和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
工人们在陈振华的鼓舞下,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加班加点,力求在手榴弹的产量和质量上实现双突破。
与此同时,陈振华还将目光投向了子弹生产线的建设。子弹作为一种重要的弹药需求,对于提高武器杀伤力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关键作用。
他亲自参与子弹生产线的规划和布局,建设和扩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在他的努力下,子弹生产线逐渐成型,为兵工厂的其他武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手榴弹生产线的改进和子弹生产线的建设,陈振华还着重关注了步枪、掷弹筒和迫击炮的修复工作。在他的督促下,兵工厂的工匠们发挥出了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短短十天的时间里,兵工厂成功修复出 1000只崭新的三八大盖步枪,同时借助上百只损坏的mp28冲锋枪,陈振华修复好了 50 只受损的mp28冲锋枪,让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受损的武器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那50只mp28冲锋枪则直接被陈振华收取走,后续及时补充进了特战营的老特战兵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特战火力输出。
不仅如此,还有大量的捷克式轻机枪,也被陈振华和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大量修复完毕,就这样上百只的捷克式轻机枪也加入到了特战营官兵的手中,从而来提高他们冲锋时的火力加强。
没办法,没有更多的mp28冲锋枪,这也让陈振华瞬间想起了空间里收取的太原兵工厂的冲锋枪生产线,只要后续原材料齐备,也是可以将太原兵工厂的汤姆逊冲锋枪的生产线建设起来,那样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冲锋枪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生产事情,最主要的是先将自己空间里的10万只中正式步枪、三八大盖步枪、毛瑟m1924步枪修葺完毕,那样的话,至少可以修复出不低于只完好的步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