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加强独立旅和386旅火力攻击(第2页)
而 41 式山炮,起初仅仅只有一个营的配置,在这次整编中,直接被编制成了两个营的规模,火力增强十分明显。
如此这般的重新整合与扩充,八路军第一个极其豪华的远程火炮团就这样震撼诞生了。
然而,陈振华的目光极为长远。他深知,未来的战斗形势必将复杂多变,充满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这些宝贵的武器资源绝不能仅仅为己所用。
很快,陈振华便立即召集郭汝华、李有才、以及赵长城、赵承柱、武亭等人,共同展开深入的商议。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对独立旅的炮团加大全方位的投入。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要不遗余力地支持炮团的发展。
并且,为炮团的将士们制定了系统而严格的培训计划。他们的目标清晰而明确,那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目前的一个炮团的力量迅速扩展至两个炮团的强大规模。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划,是因为他们深知在未来的残酷战斗中,只有拥有充足而强大的火炮力量,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战况,充分发挥出这些火炮的巨大威力,给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在迫击炮的安排方面,陈振华果断地将其全部交由王承柱和赵长城负责处理,他们肩负着重任,那就是要再次组建2个全新的迫击炮营,分别由赵长城和武亭分别负责一个迫击炮营。
实际上这就成为了一个迫击炮炮团,所以陈振华在与陈大旅长、战神副师长、以及许副旅长沟通之后,决定成立迫击炮炮团。
迫击炮炮团团长由老同志赵长城担任,王承柱担任副团长,武亭则担任炮团的参谋长,同时三人分别兼任迫击炮炮团一营长、二营长和三营长,同时提拔副营长、教导员等人,从而来进一步的扩大和提升迫击炮炮团的力量。
毕竟现在经过这次的缴获,以及之前的积累,至少有200门迫击炮了,所以陈振华想着集中管理和培养,分散使用的原则,将迫击炮炮团单独分离出来,从而便于更好的炮兵培养,以及战场的精准运用。
倒不是陈振华和陈大旅长不舍得将这些迫击炮炮兵分散在各个团中,而是为了更多的培养炮兵,再加上现在的迫击炮炮弹产量有限,所以还是集中管理的好,等到将来迫击炮炮弹充足的情况下,迅速的裂变成多个迫击炮单位,从而补充到各个团中,就像现在的掷弹筒一样。
为了更好地发挥迫击炮的作用,他们还对迫击炮进行了精心的分配安排,确保 386 旅和独立旅的各个团一级的作战单位在作战计划之中,每一个营都能够拥有一个排的迫击炮配置。
这样的举措,毫无疑问极大地增强了独立旅和386旅各个营,甚至各个连在近距离作战时的火炮攻击火力,让基层部队在战斗中拥有了更加有力的火力支援。